第1页共5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3页潍坊市人民医院传染科培训记录培训时间:2012-1-9培训地点:传染科三楼会议室主讲人:贾德兴主任医师培训对象:传染科全体医护人员培训主题:布氏杆菌病培训内容:1.人的布病有哪些主要表现:(1)发热:患布病后,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发烧,体温可达38—40度,不同人发烧的热型差别较大。有的人体温并不太高,波动于37—38度之间,持续时间长,处于长期低热状态;有的人体温呈波浪状,即高热几天,体温降下来几天,又开始高,反复多次,所以布病又称波浪热。(2)多汗:多汗也是布病患者的一个主要症状,尤其是急性期更为明显,晚上汗更多,汗质粘稠,多出现在头胸部等,使患者感到紧张、烦躁、甚至影响睡眠。大量出汗可导致虚脱。(3)乏力:大多数患者均有乏力这一症状,乏力的程度轻重不一,所以有人把此病称为“懒汉病”,病人通常在午后出现疲劳的感觉,大量出汗后更为严重。(4)骨关节和肌肉疼痛:患者还经常出现骨关节疼痛、肿胀等。发病初期不明显,体温逐渐下降时骨关节症状相继出现。疼痛或骨关节活动障碍的部位多见于大关节。如,腰、骶、髋、肩、肘、膝等关节。常易误诊为风湿病。(5)某些部位淋巴结肿大(部、腋下、鼠蹊部等),肝、脾肿大等。2.如何诊断布病:诊断人的布病主要根据三个方面:第一是布病的流行病学接触史,第二是病人临床表现,第三是对布病的特异性的试验检查。(1)布病流行病学接触史:病人的职业、与牲畜接触的机会如何;是否到过布病疫区,与牲畜皮毛接触机会多少,有无喝生奶吃不熟的肉类等习惯。(2)特异性试验检查:如平板凝集实验、虎红平板凝集实验、补体结合试验(CR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抗球蛋白试验(Coomb’s)等。从病人标本中分离培养到布氏菌菌株可作为确诊指标。记录人:杨红园第2页共53页第1页共5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3页潍坊市人民医院传染科培训记录培训时间:2012-1-14培训地点:传染科三楼会议室主讲人:李月波主任医师培训对象:传染科全体医护人员培训主题: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培训内容:一、临床表现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二、实验室检查(一)血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多为1.0-3.0×109/L,重症可降至1.0×109/L以下,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多正常;血小板降低,多为30-60×109/L,重症者可低于30×109/L。(二)尿常规检查。半数以上病例出现蛋白尿(+~+++),少数病例出现尿潜血或血尿。(三)生化检查。可出现不同程度LDH、CK及AST、ALT等升高,尤以AST、CK-MB升高为主,常有低钠血症,个别病例BUN升高。(四)病原学检查。1.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2.血清中分离新型布尼亚病毒。(五)血清学检查。第3页共53页第2页共5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53页1.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尚在研究中)。2.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三、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标准。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1.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2.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1)病例标本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病例标本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3)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