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桩基础施工方案编制单位(章)2017-04-02目录第一章概述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与内容三、设计参数及工作量四、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第二章施工总体方案与部署一、总体目标二、施工总体布局三、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工期四、施工工序及施工顺序五、施工准备及场地布置第三章施工劳动组织管理与保证体系一、施工劳动组织管理二、保证体系第四章机械设备、器具及材料的配备一、主要机械设备、器具的配备二、主要材料供应计划、第五章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二、施工工艺三、施工方法1、护筒埋设2、钻机就位3、钻进成孔4、护壁泥浆的配制和回收5、钻孔验收6、钢筋笼制作与安装7、混凝土的质量控制8、混凝土的水下灌注第六章质量保证项目和质量控制措施一、质量保证项目二、质量控制措施三、技术措施四、对钻孔灌注桩薄弱环节的预防及控制措施第七章检验、试验计划第八章工期保证措施一、工期管理措施二、关键工序进度保证措施三、工期的奖罚办法第九章安全生产一、安全管理目标二、安全管理结构三、安全管理制度四、安全教育五、安全生产管理六、保证安全施工措施七、安全奖罚办法第十章文明施工措施一、文明施工目标二、文明施工管理组织机构三、文明施工措施四、文明施工奖罚办法五、施工中的环保措施灌注桩施工方案第一章概述一、工程概况根据勘察设计,该工程项目基础为灌注桩桩基基础形式,桩基础类型为钻孔灌注桩。高程引测有建设单位提供±0.000高程为2.14m。二、编制内容和依据1、编制内容本施工方案编制内容为:桩基工程专项施工组织方案,主要包括:挖砌浆沟槽、安放护筒、钻孔就位、成孔、钢筋笼制作安放、浇注砼等工作内容。2、编制依据a、桩基工程施工图纸;b、对施工现场进行踏勘了解的有关情况;c、《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d、《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e、《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f、《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g、《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及条文说明(GB50164-92);h、《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i、我公司IS09001质量体系文件和在类似基础工程的施工经验及有关规定。三、设计参数及工作量桩径:A900、A1100、A1400、A1500、A1700、A1800、A2200,直径、桩长约15、17、18、22米混凝土灌注桩,桩基总共65基,保护层厚度为60mm。四、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场地条件根据设计基础深度,及现场条件为水准,拟将现场基础平台修筑高出路面200mm后进行桩基工程施工。2、地层岩性特征详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第二章施工总体方案与部署一、总体目标1、工程质量:合格2、工期目标:20个日历天3、安全文明生产:安全生产,无重大伤亡事故,争创安全文明工地。二、施工总体布局本工程拟投入钻机2台套,施工前,先安排进行试桩施工,待试桩施工结束并经过检测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后再进行工程桩施工。施工计划的顺序安排必须遵循相邻桩施工距离不小于3米或其间隔时间不小于24小时的原则。三、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工期1、施工生产效率分析根据在同地区施工进行的情况,其生产效率分析如下表:工序耗时钻机搬迁、就位及开钻准备1.0成孔4-6第一次清孔1.0安装钢筋笼、下导管1.5第二次清孔1.0砼灌注1.5从上表看出,完成一根桩需时间为10-11小时。2、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据上表施工生产效率分析,另外考虑施工中所存在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和设备故障的影响,每台钻机作业时间的实际利用系数为0.95.四、施工工序安排及施工流程安排施工顺序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确保工程质量,二是后续施工作业方便,三是合理安排钻机作业流向,拟将每幢楼两台桩机,东、中部各一台,往西方向依次施工。具体顺序如下:钻孔灌注桩施工:埋护筒→制作钢筋笼→成孔→安装钢筋笼→浇砼→养护。五、施工准备及场地布置根据现场具体情况,作以下布置:1、施工用水、用电:施工用水、电由甲方负责接至施工区域,然后从总水源和总电源处接水、接电至施工机械和钢筋加工处。2、钢材堆放设置于场地内临时道路边,在其附近搭建50m2左右的钢筋笼加工棚。3、泥浆池及废浆池:设置一个废浆池,容积约120m3。每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