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电力市场分析预测9月底,国家电网公司编写完成了《2006年全国电力市场分析预测(秋季)报告》。报告简要分析了2006年1~8月的社会电力供需情况,同时对今冬明春、2007年度、2008~2010年期间的全国电力供需整体形势进行了宏观预测,并根据实际提出了部分建议。报告显示,总体而言,2006年1~8月,全国电力供需矛盾大大缓解。预计今冬明春,除辽宁、山西、广东、云南等少数地区仍将出现供需紧张外,其余地区均可平衡;2007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地区略有富余;2008~2010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有余。2006年1~8月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6年1~8月,全社会用电量保持快速增长,逐月走高,高耗电行业用电增速居高不下。1~8月间,全国用电量183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71%,增速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但仍逐月提高;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材和化工四大高耗电行业用电合计增长16.26%,增速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用电需求增长的同时,全国电力供应能力也有大幅提高,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继续下降。1~8月,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5127万千瓦,截至8月底,全国总装机容量达5.68亿千瓦。同期全国投产220千伏及以上电网线路1.6万千米,变电容量6500万千伏安。2005年3月~2006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完成两期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工程,共提高电网输送能力7442万千瓦。今年,全国电力供需紧张形势继续明显缓解,电力缺口、拉限电条次和损失电量大幅减少。1~8月,全国最大电力缺口较去年减少2300万千瓦左右。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累计拉电10857条次,损失电量19.05亿千瓦时,分别仅为去年同期的3%和15%。在全国范围内,今年各区域电网电力供需形势变化较明显。近年来严重缺电的华东、华北地区电力供需矛盾得到明显缓解。华中部分地区今夏遭遇严重干旱,长江流域来水偏枯,川、渝、鄂等地电网供电紧张,河南供电出现富余。在东北地区,辽宁缺电较为严重,黑龙江仍有部分窝电。西北地区电力供需平衡略余。南方地区电力供需依然紧张,广东缺电明显,云南受来水不足影响出现供电紧张,贵州电力富余。发电装机不足造成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明显减少,网架结构薄弱、受电能力不足以及局部输配电网“卡脖子”导致电力供应能力不足的矛盾相对突出。1~8月全国出现拉限电的17个地区中,主要由于发电装机不足或高温干旱、来水偏枯等原因造成供电紧张的地区共8个,半数以上地区出现拉限电均与电网输配电能力不足有关,比较突出的地区有京津唐、河北南网、辽宁、陕西等。今冬明春及2007年电力供需形势预计2006年,我国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预计全年GDP增速将在10.5%左右。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供需实验室的研究成果,预计2006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为13.2%,达到28030亿千瓦时。经调查汇总,预计2006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将超过9000万千瓦,其中,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新增约7300万千瓦。2006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突破6亿千瓦。今冬明春,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地区均可实现总体供需平衡,南方地区电力供应偏紧。受枯水季水电发电能力不足、局部电网受限以及天气不确定等因素影响,辽宁、山西、四川、重庆、广东、云南将出现电力供应紧张,此外,西藏受装机不足影响,也存在电力缺口。据预计,2007年全国电力需求增长10.9%,用电量31089亿千瓦时。2007年全国预计新增发电装机将超过8000万千瓦,到2007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接近7亿千瓦。2007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地区略有富余。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南方地区均可实现平衡,华中地区总体电力富余;安徽、河南、江苏、内蒙古等部分地区富余容量较多。2008~2010年电力供需形势展望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化时期,从发达国家工业化历程来看,美国这一时期经历了约20年,德国经历了约13年,日本经历了约12年。因此“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仍具有保持较快增长的潜力,年均增长速度仍可保持在7.5%~9.5%。“十一五”期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速度大约为7%~10%,推荐方案年均增长9%,201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3.81万亿千瓦时。根据2006年秋季电力市场分析预测会议的数据汇总结果,“十一五”期间新增装机3.8亿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