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关爱活动简讯范文XX县区民生关爱行动计划(20XX-20XX)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步伐,不断把发展成果惠及城乡居民,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特制订本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作为最高准则,坚持民生的急需性、连续性、可能性、普惠性、联动性,着力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构建普惠性的社会保障线、公平性的发展机会保障线和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线,为实现我市经济转型升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加快富裕和谐幸福余姚建设步伐,使我市民生关爱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二、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始终着眼于大多数群众,着眼于低收入人群,切实把发展目标放在满足全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上,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加快发展、加大投入。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重点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倾斜、向群众需求领域倾斜,使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改革创新、整合资源。创新民生关爱工作体制机制和举措,整合社会各类民生关爱资源,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四)统筹兼顾、重点突破。立足全面改善民生状况,统筹兼顾各类民生问题,平衡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注重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着重解决好群众呼声特别高、反应特别强烈的突出问题,以民生关爱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第1页共13页(五)量力而行、积极有为。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公共财政承受能力,积极尽力地解决好民生问题,力求民生关爱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三、总体目标扩大城乡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覆盖范围,促进城乡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等事业均衡发展,建立健全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配置公平、发展均衡的社会事业体系,着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的差距,努力使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到20XX年,重点抓好以下10大行动40项工作任务:(一)实施全民教育均衡行动。以办好人民群众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责任单位:市教育局)1、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在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的基础上,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落实相关免费政策。继续实施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程,对低收入的农户子女实施“二免一补”政策,即在高中就读的,免除学杂费,在大学就读的,给予专科生每学年补助3500元,本科生每学年补助5000元。进一步优化教育网点布局,力争新建和迁建中小学10所,营造方便、安全、优质的教育环境。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达到95%,逐步缩小教育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基本实现市域内均衡发展。逐步实现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2、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创建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独立设置的职业高中专业课教师80%以上参加业务培训学习,“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职高就读的一、二年级学生每学年补助1500元,20XX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形式、新内容,建立完善职高毕业生就业推荐介绍机制。积极探索合作办学模式,办好XX市职业技术学院阳明分院。第2页共13页3、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所有乡镇、街道至少建有1所省二级及以上中心幼儿园,新增公办幼儿园30所,培训幼儿教师200名。继续开展创学前教育达标乡镇工作,达标乡镇、街道的比例分别达到90%以上,幼儿入园率力争超过98%,省等级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