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机场会计信息化思考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爆发,互联网、物联网、信息网以及云计算技术等的迅猛发展,数据信息爆炸式的增长,经济社会离不开对信息数据的处理,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下,民用机场改变了以往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其会计信息化建设也将日新月异,在推动民用机场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同时,如何强化民用机场的会计信息化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讨。关键词:民用机场;会计信息化;计算机一、民用机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必然性会计信息化就是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传统的会计模式,通过信息技术表达会计需要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主要表现为:会计信息的适时性,能够随时记录、随时生成报告;网络与数据的综合利用,能够实现数据的共享;信息化技术更新速度快,会计信息化系统与网络信息技术同步;业务处理自动化,保证网络信息的及时性。会计信息系统不仅仅是对传统会计实务的计算机化、信息数据化,还应该有一个系统化的设计,包括会计人员的培养、会计管理、会计处理方式的俱进、会计理论以及会计的继续教育等全方位系统的发展。可以看出,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工程,需要从系统的方方面面进行有目标性的建设,实现信息技术与会计实务的有效结合。因此,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需要理清企业不同的业务阶段和信息化需求,有针对性和阶段性的分步骤进行全面的会计信息化变革。在信息更新速度与日俱增的新时代下,会计电算化为主题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了,强化会计信息化建设才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只有通过建立系统的会计信息化体系,才符合时代潮流,民用机场事业才能有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民用机场会计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主要表现在:一是提高办事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成本;二是减轻企业会计负担,降低会计运行成本;三是获取的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信息更加有效,增强企业信息的掌控能力;四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必要支出和损失;五是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职业素质,保证第1页共5页机场的生产运行和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民用机场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系统性工程,从长远发展来看,强化会计信息化建设是机场创造新的经济效益的有效保障。二、民用机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从会计信息化的出现来看,会计电算化是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技术模式,是会计数据处理的革新。通过会计电算化成功实现了自动化的管理记账模式。近年来,伴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会计信息化网络面临着更多不可预测的风险和缺陷。(一)机场会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需要不同步民用机场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从旅客订座系统开始,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了,在这些年的发展中,机场会计信息化体系也有了一定的雏形,基本实现了主要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和日常的财务工作信息化,但是在现实的发展需求上,民用机场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还无法满足现实需求,一是在各种业务上,业务的信息管理系统相对单一和独立,没有实现有效的共享和互补,由于业务系统的彼此独立,数据没有有效的共享性,不利于数据的长期保存,安全系数不高,并且不同业务之间难以进行有效协作,降低工作效率;二是不同业务系统上有各自的组织结构,包括安检信息系统、航班管理系统、行李管理系统、信号管理系统等不同的职能系统,随着系统的细分导致统一管理更加繁杂,导致系统管理成本不断增加;三是管理用户众多,缺乏有效的系统管理整合手段,难以提高数据信息的安全系数,安全事件难以控制和预防。(二)机场集团公司地区化管理阻碍会计信息化的建设由于我国地大物博,机场集团下的分公司往往相距甚远,地理位置的分散性不便于机场形成一体化管控,机场集团一体化管理控制模式是指一家机场管理公司对所在省或者跨省机场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与控制的模式,我国民用机场普遍采用一体化的管理控制模式进行全省的机场资源管理工作,而一个省内往往存在许多机场和众多控股企业,因此集团化管理控制能力不强,造成分子公司各自独立,机场集团的一体化管控能力难以落实,严重阻碍信息化建设;另外由于地理位置分散,加上不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