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锅炉厂南路西延(三石路至西六环路)道路工程第二标段冯村跨河桥施工方案第一章测量施工方案第一节控制点的复核及导线点及水准点的增设为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测量管理工作,提高精度,杜绝错误,减小误差,拟在本工程中实施“公司~项目部”两级测量管理体系,公司由总工程师负责测量管理的领导工作。项目经理部主任工程师负责测量管理工作,项目技质部负责日常工作(接桩、复测、拴桩、导线点及水准点加密控制等),测量组长和测量员负责具体工作,并约请监理工程师复测。1.1施工现场周围,工程平面图控制网应布设二级光电测距导线,导线应起闭于城市导线点,工程高程控制网宜设成附合路线或结点网。导线应布设成附合或闭合导线,平面、高程导线点应布设在便于保存不易破坏的地方。1.2为保证测量精度,用光电或钢尺测量的边长,要进行相应的校准,测量的平面及高程导线应进行平差计算,角度取至0.1″,坐标及高程取至5mm,测量工作从外业到内业必须做到步步校准。1.3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导线长度(m)平均边长(m)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二级2400250158(16n)0.51/10000注:n为测站数1.4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指标。等级水准仪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较差(mm)前后视距累计差(mm)三等DS3753注:三等水准采用变动仪器高度进行观测单面水准尺时,所测两次高差较差,应与黑面、红面所测高差之差要求相同。1.5中线直线部分的测量方法宜采用解析法,当采用正倒镜分中法延长直线时,正倒镜点位的横向偏差每100m不应大于5mm。1.6道路工程施工中线桩的间距,直线宜为10~20m。1.7测量执行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当设计部门对工程主要结构,关键部位有特殊要求时,以设计规定为准。第二节施工测量1.桥梁两侧设置高程控制点,桥梁中心设置中线控制点。2.在填方路段应每回填一层土恢复一次道路中线。3.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水准点、控制点的的复测和校对。第三节测量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凡属观测成果,均要有书面计算记录及绘制草图,每日做好测量日志。为保证工程竣工后资料能及时归档,要求施工时及时填写放线报验单和复核记录,并及时上报监理,签批后立即归档,确保资料完整无缺。第二章下部结构施工方案第一节桩基施工本合同段桥梁桩基直径1.2m圆桩,根据现有地质条件拟采用R型旋挖斗钻机成孔,同时加大泥浆比重,以保证成孔过程中不塌孔。河床底杂物清理干净。修筑钻孔机械操作平台,并整平压实。1、施工顺序桩位放线→埋设护桶→钻孔机械就位→钻孔机械成孔→清孔检查沉渣厚度→吊装钢筋骨架→二次清孔检查沉渣厚度→下沉导管→桩基混凝土灌注2、测量放线桩位的测量放线采用全站仪进行定位,测量员进行复核,合格后请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钻孔施工。3、钻孔施工前进行详细的调查工作,探明现况地下管线的高程及平面位置,埋设护桶,现况管线平面位置与桩基相撞的,钻孔前制定具体的拆改方案,将现况管线改出后再进行钻孔施工,现况管线距离桩基较近钻孔前需深埋护筒,护筒底应低于现况管线底1~2m,确保现况管线基础不发生塌方,以保证现况管线及其他构筑物的安全。4、钢筋骨架成型、就位钢筋骨架现场加工制作,钢筋骨架整体绑扎成型,在骨架的主筋上设环形混凝土垫块,直径10cm,厚5cm,采用吊车吊装一次吊装就位,钢筋骨架内绑扎竖向10×10方木以保证骨架不变形;为保证下笼顺利,缩短下笼时间,下笼前用大于3m长孔锥检验桩孔垂直度,保证在允许误差之内;用测绳检验桩孔底部沉淀物厚度,保证沉淀厚度不超标,钢筋骨架就位后固定在横放在护筒顶的工字钢上。5、桩基混凝土灌注桩基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选用监理批准的生产厂家,预拌混凝土质量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罐车运输,厂家配备足够车辆以保证浇筑的连续性,采用导管灌注,灌注前导管距孔底40cm,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深不小于1m,灌注过程中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深不小于2m,超过4m时提升导管,然后继续灌注。6、控制指标单桩偏差不大于10cm,倾斜度不大于1%桩长,沉淀物厚度不大于于设计要求20cm。7、钻孔灌注桩事故处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