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工作整体发展调研报告当前至今后几年,民政工作将面临许多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迫切要求我们更新观念,理清思路,确保民政工作快速、健康、协调发展。近一段时间,我们认真学习贯彻第十一次全国民政会议和第二十一次全省民政会议精神,结合威海实际,围绕民政事业的发展对如何整体推进城乡民政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探讨,初步形成了以社区为平台,整合城市民政工作,推进城乡民政工作整体发展的工作思路。一、审时度势,适时转变民政工作思路——城市化大发展要求加强城市民政工作。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必将加快社会的城市化进程,特别是随着户籍制度的全面改革,城乡人口比例将发生根本性逆转。我们民政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解决人的问题,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必将增大民政工作在城市中的比重。同时,城市化发展的实践证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越强。有关分析表明,5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2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2.5倍,200万以上超大城市是它的3.35倍,其中每百万元固定资产的工业产值要比全国城市平均数高出45%。可见,相同的投入,在人口集中的城市产生的效果,会比人口分散的农村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这就要求我们从投入产出的角度,从民政工作整体发展的角度,重视城市民政工作的研究,加大城市民政工作的力度。——入世影响的不断显现要求民政工作“城乡并重”。入世对民政工作的影响是全面的,既有城市的,也有农村的。入世后,农业和部分企业由于竞争力不强很难适应国际竞争,农民收入可能下降,城市失业人员短期内可能激增,导致城乡社会保障压力增大;国内民间组织职能的强化和国外民间组织的渗透,将冲击现行城乡民间组织的管理运行体制;wto不仅将给我国带来经济、效益理念,还将带来政治、文化理念,这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民主政治生活模式,对如何按照党的指导方针推进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社会服务行业的开放,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也将受到一定影响,等等。第1页共8页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城市民政工作的同时,要兼顾农村民政工作,推动城乡民政工作的协调发展。——费税改革的全面铺开要求民政工作“以城带乡”。从试点情况看,费税改革给农村民政工作带来了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如优抚对象优待标准难以提高,优待金难以保障,农村特困户救济金难以筹集,等等。这些问题单靠农村力量很难解决,迫切要求我们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从维护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发挥城市民政工作优势,充分挖掘和利用城市资源,积极帮助解决农村问题,实现城乡民政工作整体发展。二、搭建平台,全面整合城市民政工作社区作为城市管理的基础单位,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空间,因其居民具有较强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我管理能力,而具备强大的整合力。我们只有以社区为平台,以社区建设为总抓手,把其它工作有机融入社区建设当中,才能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全面整合城市民政工作。(一)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和健全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应按照“三下一转”的原则,突出解决好简政放权、重心下移、费随事转等问题,将相关事权和财权下放到社区,全面推行“一门式”办公,切实增强社区的协管权和监督权,建立起政府指导、街道组织、社区管理的良性互动关系,为社区居民自治提供权力保障。应按照“议行分离”的原则,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及其常务议事会,切实解决好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和办公经费等问题,为社区居民自治提供组织保障。应全面完善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各项制度,为社区居民自治提供制度保障,从而扩大城市基层民主,实现社区居民自治,为开展城市民政工作搭建坚实的平台。(二)以街居为依托,切实加强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应借助街居力量,“双向”培育社区民间组织。一方面,应协调政府自上而下培育发展服务于社区居民和行使社区管理职责的协会组织,如慈善协会、殡葬协会等;另一方面,第2页共8页应自下而上积极培育发展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生活文化需求的团体式组织,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