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定量分析xxxx班xxxx学号:xxxxxx摘要:在过去10年间,中国出境旅游发展迅速,出境人数平均年增长率约为20%,中国已经成为亚太地区最具潜力的新兴客源市场,高速发展的中国出境旅游也正在为世界旅游业的增长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旅游对外交往不断扩大,已成为国际旅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随着中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旅游交往日益扩大。目前,境外驻华旅游机构已达32家,中国驻海外旅游办事处也已达17家;中国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等国际旅游组织,建立了紧密联系并陆续开展了一系列重要合作。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快速发展,已成为亚洲最大、全球重要的新兴客源大国。关键词: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定量分析一、名词解释出境旅游:(outboundtourism)定义:一个国家的居民前往另一国家旅游。出境旅游涵盖的内容就可以细分到各目的地,比如欧洲旅游,澳洲旅游,美洲旅游,中东非洲旅游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选择去国外旅游度假。在各种政策因素利好的情况下,中国出境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各境外旅游机构加强了对中国市场的促销力度。出境旅游业作为国民旅游消费热点,加强国际交流的功能日益明显,并成为中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议题。定量分析:(quantitativeanalysis)测定试样中各种组分(如元素、根或官能团等)含量的操作。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的分析。投资分析师使用数学模块对公司可量化数据进行的分析。通过分析对公司经营给予评价并做出投资判断。定量分析的对象主要为财务报表,如资金平衡表、损益表、留存收益表等。其功能在于揭示和描述社会现象的相互作用和发展趋势。二、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总体状况1、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才开始出现出境旅游的萌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出境旅游在九十年代开始了真正大发展。1984年开始,我国的出境旅游先后经历了试探性发展阶段(1984~1989年)、初步发展阶段(1990~1996年)、规范发展阶段(1997~2000年)、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四个阶段。至2007年5月,我国共有可组织出境旅游的国际旅行社797家;至2008年1月份,我国与132个国家和地区达成了目的地旅游协议(ADS协议),出境人数也有了大幅增加。比如,1993年我国出境人数是374万人,其中因私出境是227万人。而到2006年,出境人数已达3,200万人,其中因私出境人数达28.79万人。从1992年到2009年,出境旅游市场由不到300万人次持续增长至4766万人次,增加了15倍,年均增长率高达18%。出境旅游消费支出也保持了15%左右的年均增幅,2009年我国出境旅游消费达到420亿美元。2010年中国出境旅游达5739万人次,同比增长20.4%。截至2010年底,我国正式实施开放的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达到104个。2、我国的出境人数在1997~2001年有了较稳步的增长,2001年出现了快速增长,但是从2004年之后则出现了一个回落现象,这主要是因为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规范经营出境旅行社的经营,有效地规范了市场秩序,所以虽然出境人数下降了,但是出境旅游业务收入和毛利润稳定增长,毛利润率维持在5%左右,但是却低于入境旅游平均为8%的毛利润率和平均为6%的国内旅游毛利润率。三、中国目前出境旅游的发展大体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旅游人次保持连续高速增长1994年至2003年,我国累计出境近一亿人次,年均增长13.87%。其中,2003年出境总人数达2022万人次,首次超过日本1700万人次左右的出境规模,成为亚洲最大的客源输出国。另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05年我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总人数为3102.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5%,居亚洲第一位。其中:因公出境588.63万人次,相比上年增长了0.2%,占出境总人数的19.0%;因私出境2514.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4%,占出境总人数的81.0%。(二)目的地国家集中度发生变化总体上,我国公民出境目的地仍然以亚太地区为主。从地域上看,1997年以前出境目的地主要集中在新、马、泰和港澳地区,而现在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德国等更多国家已经成为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目的地。(三)出境旅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