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全国电影市场综合效益近年来,一系列电影产业化政策的出台,促使我国电影市场的日趋繁荣,初步显示出了电影产业的巨大潜力。2004年国内电影票房收入实现了突破性发展,达到15.2亿元。2005年持续攀升,收入为20.46亿元,同比增长了34.6%。2006年票房达26.2亿元,同比增长28.05%。2007年我国电影票房为33.27亿元,比2006年的26.2亿同比增长了26.98%。其中,全国城市院线市场票房为27.88亿元;_级市场票房为3.39亿元,较2006年增长了25.56%;农村市场票房为2亿元。2007年国产影片票房为18.0l亿元,占总票房的54.13%,连续五年超过进口影片。2007年城市院线票房占全国票房收入的83.8%,比2006年的80.15%提高3.65%。有利的市场政策、院线制的市场体系、城市影院建设以及国产影片质量和数量的提高等综合凶素,使得我国城市院线的发展速度令全世界瞩目。图1-1-1:2007年全国电影市场票房构成及市场份额2007年全国电影市场观众人次为18.25亿,其中城市院线市场观众人次为1.14亿,二级市场观众人次为2.0l亿,农村市场观众人次为15.1亿。农村市场观众人次较上年的12-3亿增加了2.8亿人次,我国新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已初见成效。图1-1-2:2005—2007年全国电影市场票房2007年全国各电影频道播放电影的收入为13.79亿元,比2006年增长1亿元以上。国产影片海外销售收入为20.2亿元,比2006年增长l亿元以上。其中,影院票房收入18.74亿元,后产品销售收入1.46亿元,共计31个制片单位的78部影片(含合拍片53部)销售到47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影片部数比2006年增加5部。2007年总计输出影片314部次,较2006年的204部次增加110部次。2007年,我国先后在美国等32个国家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举办了68次中国电影展,比2006年增加20次,共展出国产影片605部次。全年共有29部国产影片在19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得49个奖项。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幅提高。2007年全年电影综合效益达67.26亿元,比2006年的57.3亿增长超过17.38%,创下历史新高。图1-1-3:2007年我国电影综合收入构成及市场份额1.2全国电影制作基本情况2007年国产电影故事片产量达402部,比2006年的330部增长了21.82%,其中胶片电影205部,数字电影197部。07年生产纪录片9部,动画影片6部,科教影片34部,特种电影9部。电影频道节目中心拍摄的主要供电视播放的高清数字电影122部。另据统计,2007年申请立项和备案的故事片总计超过l100部,批准立项和同意备案的超过900部,电影创作十分活跃。电影制片业多主体的投资体系已逐渐形成,电影生产拥有了相对稳固的产业基础。国有制片机构主要包括中影、上影、长影、西影、峨影和珠影六大电影集团、八一电影制片厂以及20多家制厂,2007年共参与制作影片156部,占生产总量的38.8l%。在国有制片机构中,中国电影集团生产困产故事片50部(15部跨年度),其中胶片电影41部,数字电影9部。50部影片中,国家广电总局审查通过了32部,占国有厂制作总量的20.5l%,在电影制作业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多种资本构成的新的制片机构以强大的声势快速崛起,在全年申报备案的1100个项目中,有近800个是由各类影视文化单位申报的。在2007年拍摄完成的402部影片中,各类影视文化单位独立出品或联和出品的影片达到323部,占全年影片生产总数的80.35%。多主体生产、多元化投资、联和制作等模式形成了类型化、多样化的创作格局。2007年,为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涌现出一大批讴歌时代、贴近现实、促进和谐的优秀作品,形成了2007年电影创作的突出亮点。主要作品有《青藏线》、《东方大港》、《突发事件》、《5颗子弹》、《风雪狼道》、《倔人吕尚斌》、《亲兄弟》、《江北好人》、《胡同里的阳光》、《义薄云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星星之火》等影片。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推出的作品有《八月一日》、《我的左手》、《夜袭》、《此生此爱》、《寂静的哨所》等影片。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推出了《你好,香港》、《女人本色》、《老港正传》等影片,通过香港普通人的生活、情感和命运展示,勾勒出回归之后香港居民祥和、健康的生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