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北区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学科导学案主备人:刘伟华审核人: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在学生掌握了根据行、列确定位置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先通过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明确“行”和“列”的含义,进而上升到用数对确定位置。本课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初中学习“图形与坐标”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2.结合具体学习内容,体验确定位置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用数对确定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流程学生学习活动事项学习流程:自主合作—总结提升—检测反馈教师导控要领点拨一、自主合作(一)知识回顾在教室里,你的座位是第()列第()行。你的同桌是第()列第()行。(二)导学构建1.自学释疑(1)观察P2例1插图,张亮同学的位置在第()列第()行。如果用(2,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你能说一说2、3分别表示的意思吗?2表示()3表示()。(2)用这样的方法你能表示王艳和赵强的位置吗?王艳()赵强()(3)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我们用()个数字。第一个数字表示()第二个数字表示()。⑷确定列数我们一般怎么数?行数呢?2.合作交流:⑴“列”“行”分别是指什么?怎样确定“列”和“行”?⑵你能给(2,3)、(3,4)等这样的两个数起个名字吗?它们有什么作用?⑶(2,3)的两个数字能交换位置吗?交换位置后所表示的同学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3.展示交流教师指定小组展示交流1.教师研读教材,提出与新知有关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并尝试解决问题。2.组织学生针对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内交流讨论。3.学生上黑板展示,教师要注意⑴“列”“行”分别是指什么?怎样确定“列”和“行”?⑵数对中的两个数字能交换位置吗?⑶用数对表示位置,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4.学以致用练一练:P3‘做一做”二、总结提升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数对中的两个数分别表示什么?竖为列,横为行,确定物体位置时,先说列后说行,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列和行交汇处就是物体所在的位置。三、检测反馈1.基础练习:在教室里找一找,说一说,并填一填。①我的位置是(,),表示的是第()列第()行;我的好朋友()的位置是(,),表示的是第()列第()行。②写出下面数对表示位置的同学。位置是(5,3)的同学是();位置是(3,3)的同学是();位置是(5,2)的同学是();位置是(4,3)的同学是();位置是(2,2)的同学是();位置是(4,1)的同学是()③请你写出第2列所有同学的数对,你发现了什么?④请你写出第2行所有同学的数对,你又发现了什么?2.综合练习:(1)如果张华的位置是(4,2),表示的是第4组第2个位置,那么小平的位置是(3,1),表示的是();小新的位置是(2,3)表示的是()。3.拓展练习:这个数对(3,x)表示第()列第()行。数对(y,4)表示第()列第()行。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堂及时辅导学困生。2.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相互订正。3.练习中要学生知道,数对中的两个数表示的含义。四、课后反思柳北区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学科导学案主备人:刘伟华审核人:课题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呈现在动物园示意图上确定各场馆位置的情景,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实际问题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确如何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教学目标1.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流程学生学习活动事项学习流程:自主合作—总结提升—检测反馈教师导控要领点拨二、自主合作(一)知识回顾数对(3,4)表示第()列第()行。第3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二)导学构建1.合作探究自学P3例2,思考以下问题。(1)方格纸上的竖线表示(),横线表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