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乌苏里船歌》《乌苏里船歌》的艺术特点欣赏《春之声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的艺术特点欣赏《乌苏里船歌》思考:通过刚才的聆听,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赫哲族特色衣服作品分析《乌苏里船歌》此曲开始由男高音领唱,并用“回音”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呼唤,与其它声部的哼鸣相附和,使我们仿佛看到,在烟波浩淼的水面上,渔民们愉快的劳动的生动场面。本首合唱曲由男声和女声两种音色来演绎,三段歌词的主旋律,时而由男声承担,时而有女声接唱,在合唱中,这种音色的组合被称为“混声合唱”。合唱分类1、合唱种类以人声的分类为依据,分两大类型:混声合唱(二声、三声、四声、八声)同声合唱(男声、女声、童声)2、另外,按有无乐器伴奏分为:伴奏合唱无伴奏合唱欣赏《春之声圆舞曲》思考:通过刚才的聆听,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春之声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瀚·施特劳斯创作的几首声乐曲中较著名的一首,写于1873年,它原来是一首钢琴曲,后填词成为声乐曲,是花腔女高音最喜欢唱的曲目之一。歌曲旋律清新活泼,流畅动听,充满了朝气和青春的活力。1825年10月2---1899年6月,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特劳斯家族的杰出代表;出生在风行跳舞的维也纳一个音乐世家家庭,与父亲同名。1844年组成自己的乐队,演奏本人和父亲的作品。1863-1870年任皇室宫廷舞会指挥。后又从事轻歌剧的创作。被称为“圆舞曲之王”代表作品:《蓝色多瑙河》《春之声》《安娜波尔卡》小约翰施特劳斯《春之声圆舞曲》与《乌苏里船歌》两首作品描绘的是同一个主题--人与大自然,但在风格上各有特征。你能从欣赏中进行比较探索吗?曲名文化背景比较风格特征比较春之声圆舞曲乌苏里船歌比较探索文化背景比较风格特征比较《春之声圆舞曲》是奥地利著名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不朽名作。作于1883年。当时作者已年近六旬,但此曲依然充满活力,处处散发着青春的气息。节奏自由、充满变化,旋律生动而连贯,具有较强的欣赏性,生动地描绘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一派生机的景象,宛如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永远保留住了大然的春色。《乌苏里船歌》是一首东北民歌,20世纪60年代,郭颂老师以其高亢悠扬的旋律唱响了神州大地,奠定了郭颂作为民歌演唱家的地位。充满生活气息的反映了赫哲族人过上幸福生活,欢快,甜美,心情格外开朗是一首革命歌曲。曲名歌唱体验——《踏雪寻梅》卡农式的发声练习本课小结1、欣赏混声合唱曲《乌苏里船歌》,从听觉上体验用合唱来诠释的美好大自然。2、了解合唱的分类。3、学唱合唱曲《踏雪寻梅》的片段,并在歌唱中初步感受和声,正确的运用共鸣,咬字清晰。4、通过合唱这种艺术形式,来感受体验美好的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我们的环境。合唱欣赏——独唱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译词:王洛宾改编:黎英海这是一首塔塔尔族民歌。歌曲《在银色月光下》曲调优美,意境深远。歌曲着重表现了新疆年轻小伙子对爱情的纯洁向往和无限怅惘。歌曲通过大提琴,长笛,人声及各种乐器的交相辉映,诠释了爱情这一永恒主题。合唱欣赏——《放马山歌》放马山歌是汉族民歌。是流行于云南的一首著名山歌。歌词非常简朴,七言两句为一段,反映了牧人生活。音乐结构也很简练,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下乐句的曲调,是根据上乐句的音乐素材发展而成的,手法洗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