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美国南北战争”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说说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对于本课,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说课。上好一堂课,准确把握好课本是第一步。首先我对课本进行了如下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课本的地位和作用,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归纳了本课的三维目标。基于以上的课本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重点是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我将以导入为奠基,结合材料分角度进行归纳;难点是南北战争的起因,我将通过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再结合图片、文字等材料引导学生解决这一难点。除了准确把握好课本,还要对学情进行正确分析:我所任教的班级来自百年名校明德,学生的基础比较好,他们很容易掌握美国南北战争的大致概况。前面“三角贸易”“工业革命”的学习,为他们理解美国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打下了基础。“美国独立战争”的学习有利于他们理解南北战争的性质和历史意义但是,他们对一些概念性的东西比如“资本主义”“资产阶级革命”等名词的掌握比较模糊,所以在教学中应强调对相关名词的讲解。因此,在教法上我主要采取: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比较教学法等,相对应的,在学法上主要采取情感体验法、问题探究法、比较学习法等。下面是根据我的实际教学过程所采取的教学设计:我的教学思路是创设三个情境串联对南北战争这一历史事件的学习,设置两个探究完成对本课的提升总结。这样,本课的内容、线索,逻辑关系也就一目了然了。在本课的导入环节,我将展示“奥巴马心目中的林肯”以及“美国人心目中的林肯”,然后提出疑问:“为什么林肯在美国人包括奥巴马心目中有如此高的地位?你心目中的林肯又如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为本课的重点埋下了伏笔,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于是导入新课。首先,设置情境,主人公是个黑人奴隶名叫汤姆,黑人汤姆怎么来到美洲种植园的呢?引导学生回忆“三角贸易”的内容。汤姆通过之前一位好心的希尔比老爷学会了写简单的日记,本课就是通过汤姆的三篇日记构建美国南北战争的时间线索,寓教于乐,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很好地服务了本课的难点。通过情境一引出问题:美国的南北方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矛盾你呢?对于这一难点,首先通过图片显示南北方的两种不同经济制度,再结合三则文字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存在的矛盾,最后进行总结: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再通过动态地图展示美国的领土扩张及引起的奴隶制扩张问题,结合1858年《华盛顿邮报》上的一则消息,引导学生得出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这样就进一步阐述了南北战争爆发的起因,同时又为战争的导火线做了铺垫。再通过情景二引导学生直接得出战争的导火线及初期的战争形势。因为此处比较简单,所以由学生自己来介绍:战争的导火线,战争的爆发,以及战争初期为什么北方失利。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只说到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及爆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