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丰瑞学校肖晓珍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今天肖老师感到非常的快乐,因为今天老师看到这么多可爱聪明的小朋友们。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特别高兴,特别快乐的事情呢?生讨论回答。2、在生活中我们一般认为得到是快乐的,如得到别人的礼物,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等。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感受另外一种快乐。出示课题,请生读课题。师指出,第一个字是多音字,有两种读音。gei,ji。这里是ji。齐读课题。读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呢?生提出疑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带着疑问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感触的句子。2、读后思考以下问题:(1)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2)你会填吗?课文讲了谁给予谁。(看谁找到的答案多。)三、精读课文,感悟“爱”1、你觉得哪份“给予”最让你感动,最让你思绪万千,感到有一股股暖流充满心间?你可以大声读一读,也可以细细品味,别忘了动动手中的铅笔,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小男孩把欢乐给予弟弟]2、找出课文中的对话,体会他们说话的语气并分角色朗读课文。3、学生交流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保罗以为小男孩希望什么?小男孩的实际希望又是什么?(保罗原以为小男孩也希望有一位哥哥能送给他一辆轿车,没想到小男孩却希望像保罗的哥哥那样,送一辆轿车给他的弟弟。)(2)“但是,保罗又错了”,保罗错在哪里?指名朗读第十一自然段(谁愿意通过朗读把这份快乐给予大家。)保罗原以为,没想到。(保罗原以为小男孩要求把车开到他家门前,是要向邻居炫耀自己坐新轿车回家的,没想到小男孩却是要向弟弟承诺将来也送一辆轿车给他,来满足弟弟的愿望。)(3)保罗的眼睛为什么湿润了?(小男孩两次都只想到给予,而不是得到,这使保罗十分惊讶,十分意外,他从小男孩身上看到了另外一种快乐,那就是“给予是快乐的”。这使保罗被深深地感动了。)4)故事的结尾写道:“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发挥你的想象,你觉得他们在这个夜晚会怎样度过呢?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小弟弟感到难忘,是因为小男孩感到难忘,是因为保罗感到难忘,是因为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句来说,想全部说更好。(小弟弟他腿有残疾,出门不方便,其实他很想到外面去看看好看的圣诞礼物,现在,保罗帮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小男孩非常爱自己的弟弟,他希望送给腿有残疾的弟弟一辆新车,带弟弟到外面去看好看的圣诞礼物。现在,他的愿望也实现了。保罗帮助这兄弟俩实现了愿望,他还从小男孩身上体会到了给予是快乐的。)四、总结全文有句话叫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还有一首小诗:给予一束花一句话送去的是温暖表达的是关爱伸出你的手别人握住的就是力量露出你的笑别人感受到的就是阳光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和保罗一样体会到给予的快乐。在给予别人一丝关怀,一份帮助的同时我们也获取了一份真正的快乐。因为,爱可以启迪爱,快乐能够繁衍快乐,无私助人,乐于奉献,人生才会美好充实。五、布置作业1、相信在生活中,你也体会过给予的快乐,同学们,现在就请你们拿起笔,记录下生活中因你的给予而得到的快乐。我也曾感到快乐,因为。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七、板书设计:保罗的哥哥保罗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