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情•海韵•边风—防城港市民族民俗文化陈列(讨论稿)防城港市博物馆2011年4月《山情•海韵•边风——防城港市民族民俗文化陈列》内容设计方案(讨论稿)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本陈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学术性、知识性、观赏性有机统一起来,力求图出防城港市民族民俗文化的特点,突出防城港市文物征集和科学研究的成果,为观众解读防城港市各民族世代的民族政治、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提供最直接的实物资料,注重介绍文物的征集来源、文化形成背景等信息,注重再现传统生产生活民俗和民间工艺流程,从不同侧面反映防城港市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面貌。注重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震撼力和视听效果,注重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和趣味性,帮助人们深入了解和亲身体验防城港民族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特别是理解防城港各族人民自古以来友好交往、相互融合的重要史实,增强各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向心力。陈列力图体现防城港各族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对于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说明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的,防城港各民族创造的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彰显防城港历代各族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与聪明才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断激发全社会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二、内容设计思路和框架结构本陈列以展示防城港市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为主题,以防城港民族民俗文化主次递进为主线,通过文物和其他资料反映防城港民族民俗文化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突出表现以壮、汉、瑶、京等民族为主体的防城港多民族民俗文化的创造、传承过程及其特点,突出表现防城港民族民俗文化的创新性、包容性、开放性、延续性。注重内容的经典性、系统性和生动性,把专业性和知识性、学术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为了突出主题,准确把握主线,本陈列采用“专题单元陈列”的结构,以民族类别划分,设置四个专题,每个专题下有不同的单元内容,在结构上既有民俗文化的纵向关联,又有族群主题的横向铺陈。内容结构上,主要包括前言“土生土民——壮族”、“拓垦南疆——汉族”、“大山之子——瑶族”、“京海琴韵——京族”等四个专题,在防城港市民族民俗文化主次递进脉络这个主线的统领下,各专题在内容上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呼应,既能使观众了解防城港市民族民俗文化的概况,又能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各自需求。三、陈列的形式设计要求陈列的空间采用半封闭式空间结构,陈列展厅面积约1500平方米。陈列形式要有强烈的民族感。各单元陈列,以文物和照片陈列为主,同时适当运用声光、电技术,以场景、模型、灯箱、喷绘技术等,立体、生动地展现防城港市民族民俗文化的概貌。四、陈列品数据统计i.实物:199件ii.照片:177张(组)iii.图:13幅iv.文字说明:35处v.模型:24个vi.场景:5个vii.LED大屏幕:6个山情•海韵•边风—防城港市民族民俗文化陈列目录前言……………………………………………………………………………………5第一部分土生土民——壮族………………………………………………………8第一单元干栏居家………………………………………………………………9第二单元山歌悠扬………………………………………………………………12第二部分拓垦南疆——汉族……………………………………………………14第一单元亦客亦主……………………………………………………………14第二单元逐水而居……………………………………………………………19第三部分大山之子——瑶族……………………………………………………21第一单元五彩花衣………………………………………………………………21第二单元福伴一生………………………………………………………………22第三单元喜乐年华………………………………………………………………24第四部分京海琴韵——京族……………………………………………………26第一单元赶海人家………………………………………………………………27第二单元娱神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