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阅读之作用题专题训练(一)一、常见作用题类型1、文章开头的作用2、文章结尾的作用3、中间段落、重点内容的作用4、文章景物、主要事物、次要事物、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情节、全文等的作用二、经典作用题回顾1、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一幅烟雨牛鹭图》(2006)2、“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6分)(《麦天》(2007)3、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4分)(《侯银匠》(2008)4、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6分)(《侯银匠》(2008))5、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上善若水》(2009))6、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6分)(《溜索》(2010))7、文中第3节师生问答的内容,与上下文的人、事叙述有何关联?(4分)(《这是你的战争》(2011))8、文中的手帕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4分)(《这是你的战争》(2011))9、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6分)(《这是你的战争》(2011))10、“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4分)(《邮差先生》(2012))三、方法积累、死去活来1、文章开头段落的作用1、结构上:点题照应结尾引出下文,为下文写(概写下文内容)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下文的(文章重点叙写事、物)总领下文。2、内容上:(若有记叙描写性句子)概括所写内容或事物特征(若有议论性句子)暗点文章的主旨(若有情感性句子)奠定--感情基调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3、形式上:如修辞、对比、想象、叠词、等,可以合并到内容里。注意点:第一节景物描写的作用:点出时间、地点、季节,为人物的活动设置环境渲染----的氛围奠定---感情基调推动情节的发展衬托人物的---心情或形象。2、文章中间段落的作用(略)3、文章中最后一节的作用(略)4、文章景物、主要事物、次要事物、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情节、全文等的作用(略)四、旧题重做熟稔方法一、麻鞋之歌叶梓天水谣曰:秦安褐子清水麻。-----------------------------------------11.文章第一节为什么引用天水谣?(4分)答:结构上:①扣合标题;②首尾呼应;③引出下文,为下文对清水、清水生长的麻的赞美作铺垫;内容上:④使文章更富有文化气息、韵律之美。二、上善若水张笑天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1.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答:内容上:①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思考。(2分)结构上:②领起全文内容。(2分)三、都江堰余秋雨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只是要去青城山玩,得路过灌县县城,它就在近旁,就乘便看一眼吧。因此,在灌县下车,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在街上胡逛,一心只想着青城山。-----------------------------------------------------------------5.第一段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答:内容上:写作者游都江堰前的心态,(1分)结构上:1点题。2、与下文游览后的震撼和陶醉形成对比,既反衬出了都江堰难以抗拒的魅力,又使文章波澜起伏。(3分)五、小试牛刀分分必争一、走失在纳西文字中与丽江古城的邂逅是在薄暮时分,沐浴着夕阳的余晖走进古城,古老的墙深沉低语,仿佛处处藏着精灵,轻轻触碰,便会有故事抖落。从城门走进四方街,那些通往小街的路口,仿佛一下让人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