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一道作业题引发的思考西城中学:王新爱背景介绍我校是一所普通中学,我长期担任高中生物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发现,学生有厌做作业心理,作业收不齐,学生抄袭作业现象普遍,课外作业往往流于形式。作业对教学效果的巩固和反馈作用不可替代,如何设计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的作业,并能有效利用作业这一工具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却苦于理不出头绪。案例描述教学课题: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光的折射课型:常态复习课任课教师:王浩源老师听课班级:九、四班上课时间:2014年3月7日课时:1课时学生分析:普通中学的学生教学过程:那节课,王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这样一道题:请根据图中给出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在方框中填放适当光学元件以满足题设条件,并作出光路图加以说明,请找出7种方法.。当王老师布置作业题时,我听到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叹。学生在为这道题欢呼,他们对这道题很感兴趣,互相比试着谁画的最快,谁想的点子最多。显然,这道题点燃了学生复习的热情。王老师让学生不再对作业厌倦,并且产生学习兴趣,从中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我认为王老师的作业布置很有创意。一提到作业,学生经常就是苦着脸,有种厌1倦情绪。该作业注重了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兴趣,减少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内容。通过作业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课后我一直冷静反思自己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案例反思一、作业布置中存在的一些弊端由于传统的教育注重智力测验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这个指挥棒“指使”我实行“题海战术”,布置的是千人一面的统一作业,学生课外往往处于题海之中,学生课外负担重,但收效甚微。我总结了自己在作业布置中存在的一些弊端。(1)、作业布置没有层次性长期以来,我布置作业总是全班统一一致,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这样的“统一”作业,遏制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不能“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2)、作业布置形式单一,忽视合作完成我过于强调学生作业独立完成、却忽视了合作学习的方式。久而久之,造成学生的合作精神较差。面对作业中碰到的困难,通常会向老师、家长或同学请教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一个人在某方面很擅长,但在另一方面就有可能有缺陷,而只有通过团结协作,取长补短,才能成功。(3)、脱离实际以往的作业围绕书本做文章。一方面,作业中要解决的问题存在着与实际生活脱离的事实;另一方面,学生完成作业也不需要深入生活,从概念到概念,仅靠冥思苦想纸上谈兵即可。这样就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引起学生的反感。(4)、布置惩罚性作业我偶尔用做作业来惩罚学生。比如,学生要是上课违反纪律就会被罚抄书,要是做作业时出错就被罚做原题,少则两三遍多则十遍八遍。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只有做自己喜欢做而又没有人逼迫自己去做的事情才容易做好,这样的事情做了才有效果。听了王老师的课后,我对作业布置进行了一些反思和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在就我个人的实践经验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二、作业布置的初尝试2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布置分层作业。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布置分层作业。学生个性不同、发展的需要不同、能力不同,每次布置多种类型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类型掌握基础知识,巩固基本技能,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以高二理科班为例,白世奇和胡文秀两位学生生物学的特别好,他俩自学能力特别强,可以不做作业,他们按自己的计划部署复习预习;其他同学在多种作业形式中去选择自己能力可及的作业。例如基因工程部分作业(1、教材中的插图绘画,2、上网或从其他的资料中筛选与相应知识点对应的高考题去做),我在下节课展示学生搜集的高考题。2、布置趣味性作业,丰富生物作业形式,提高学生技能。客观的讲,许多学生之所以抄作业,是因为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不能完成作业的原因更多的时候是缺乏学习技能。作业的开发目的就是定位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终生发展,而不仅仅是学会知识。我别出心裁,发挥新创意,给学生经常布置制作手抄报的作业。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提高学生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