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师的幸福观VIP免费

教师的幸福观_第1页
1/2
教师的幸福观_第2页
2/2
教师的幸福观洞口县古楼八一学校刘永中日前,有媒体报道王生英老师的先进事迹。这位在太行山下的乡村小学里工作了37年的普通女教师,虽然获得了无数殊荣和头衔,但她依然过着属于自己的平淡生活。她认为“我只是做了一名教师应该做的事,是应尽的责任,很平凡。”对于37年的坚守,她的解释是:“跟山里的孩子在一起,是我最幸福的事!”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物质的冲击很容易让人陷入迷惑。在前不久的湖南教育网,一篇《我哥是木匠》的帖子一度成为热帖。大学毕业做了教师的弟弟,其收入远远不及早年辍学后做了木匠的哥哥,由此引发了“教师和木匠比收入”的大讨论。教师对经济收入的疑惑,归根是对幸福观的疑惑,难道经济能力的强弱就直接决定了教师的幸福与否吗?普希金说过:“幸福的特征就是心灵的平静。”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幸福就在我们平凡的教学实践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王生英老师在条件艰苦的山区小学一干就是37年,期间她放弃了无数“挣大钱”和调动到“好单位”的机会,默默守护了两代山村的孩子。她本身腿有残疾,工作量又大,能不苦吗?可用她自己的话说:“一件事情,只要你乐意去做,就没有苦和累”。是啊,无论怎样艰难的事情,乐意去做,这就是幸福。作为教师,如果我们不乐意于我们的工作,不静心于教书育人,即使最丰厚的物质待遇也是无法给我们真正幸福感的。幸福在心中,是一种责任。幸福在心中,就会用责任去保持心态平和。王生英老师把传授知识给山区孩子当成自己的责任,因为这样的使命感,她才能全身心的投入教学工作,收获幸福和快乐。其实,在我国的很多偏远山区,还有着许许多多像王老师一样的老教师们,他们大多生活清贫,默默无闻,但在与他们交谈时你却能感受到一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淡定与幸福。哲学家苏格拉底告诉我们:“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我们的周围有着太多浮躁和诱惑,太多埋怨和攀比,我们教师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和冷静,从庸碌的世俗红尘超脱,坚定自己的幸福观,构建起精神的乐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师的幸福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