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过冬》教学案例谏壁中心小学:李芳芳二年级上册第十九课《小动物过冬》是一篇童话,讲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过冬的事,它们的过冬方式各不相同:小燕子飞到温暖的南方去;小青蛙是冬眠;小蜜蜂是藏在蜂巢里吃蜂蜜。课文不仅生动介绍了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而且表现了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9课,齐读课题。2、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词语宝宝,你还记得它们吗?课件出示词语:暖和商量春暖花开哥哥第二年刮起来动物师:小火车谁来开?生纷纷举手:小火车我来开!指名开火车朗读词语,提示注意轻声。3、导入:我们还一起认识了三位好朋友,它们是——(出示课件中动物图片)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这三个好朋友聚在一起商量——二、精读课文,体会感悟(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学习第一自然段。《小动物过冬》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小动物过冬呢?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小燕子、小蜜蜂、青蛙师指板书,问:小燕子、小蜜蜂、青蛙它们是什么关系?从哪段看出来的?(出示课件中三个小动物唱歌跳舞的画面)(1)老师听出来了,这三个小动物是好朋友,它们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真快乐!(2)还有谁也想来读读?你可以邀请你的好朋友一起来读读这一段。(3)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能仿照第一段来说说你和好朋友的生活、学习情况吗?和是好朋友,我们常常。2、(出示课件中秋风吹落树叶的画面)时间像流水,转眼,春去秋来。听,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看,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三个小动物在干什么呢?(1)(出示第二句话):一天,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聚在一起商量过冬的事。(2)指出红色词语:商量(谁来读读这个词语?)(3)商量就是什么意思?能给它换个意思一样的词吗?(4)平时,你们和谁商量过什么事呢?还和谁商量过什么事呢?(5)小朋友说的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把“商量”这个词语放进句子里,把句子读好。3、小动物们是怎么商量过冬的事的呢?小动物们是怎么商量过冬的事的呢?现在,我们打开书本,轻声的把课文读一读,好吗?二.学习三至八段1、小朋友们,书都读完了吗?现在老师考考大家,小燕子是怎么过冬的呢?(1)(出示小燕子的图片和说的话),板书:南方(2)那么,燕子为什么要到南方去过冬呢?(3)讲述:燕子是一种候鸟,它随着天气的变化,秋天要飞到南方去,春天又飞回来。它们这样的过冬方式,我们就叫——(板书:迁徙)(4)小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些鸟也要去南方过冬的呢?生1:大雁也到南方过冬。生2:我知道布谷鸟也是候鸟。因为南方暖和,所以它们要去南方过冬。(5)小燕子的过冬方式我们知道了。现在谁来扮演小燕子,把它独特的过冬方式介绍给大家呢?(6)请你来读读燕子的话。(出示课件7)(7)指出红色词语:暖和(读准轻声)(8)燕子说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再回来。春暖花开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出示课件百花盛开的画面):春暖花开你能把这个词语读的美一点吗?能不能再说几个有关描写春天的成语吗?(9)我们一起来扮演小燕子读读它的话。【教学不是学生对教师所授内容的消极被动的接受,而是在一个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凭借“自力”对所学东西进行探索、消化、实践、建构,从而“把所学的东西化为自身的东西”。教师对于词语“春暖花开”,在学生字面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说话训练;对于燕子是一种“侯鸟”,教师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适时提出,让学生,理解后举例,这样学生对于这些知识完全是一种主动地接受,从而很自觉地将知识化为自身的东西。】2、小燕子要到南方去过冬了,它还很关心好朋友小青蛙是怎么过冬的呢!请小朋友先读一读第四、第五自然段,看看小燕子时怎么问小青蛙的。(1)我们来看看小燕子是怎么问小青蛙的。(2)(出示课件青蛙和小燕子的对话)“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呢?”(3)青蛙是怎么回答小燕子的呢?小青蛙说:“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出示课件青蛙吃饱的图片),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