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信息(第二十九期)荆门市物价局2005年11月17日液化气价格一路上涨的原因、影响及对策近期,液化气价格不断上涨成为市民反映的热点价格问题。为此,物价部门对中国石化荆门分公司(以下简称荆门石化)、大桥液化气站、金川天然气公司、力源液化气公司及其供气点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和旺季用气量增长的影响,荆门石化液化气出厂价每吨由3月份的3650元涨到11月初的5400元,涨47.95%;荆门城区瓶装液化气价格也由每瓶(13公斤装)55元上涨到80元,涨45.45%。目前出厂价和销售价分别回落到了5000元/吨、78元,市场价比毗邻的宜昌、襄樊、荆州等每瓶低5元左右。一、液化气价格上涨的原因一是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一路飙升。今年,国际市场(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一度突破了每桶70美元大关,很长一段时间其价格都维护在60美元左右(按此价格计算的液化气出厂价在5500元左右),与去年同期46美元相比,每桶上涨14美元,涨幅达30.43%。国际原油价格暴涨,油价屡创历史新高,造成炼油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作为主要石化产品之一的液化气价格则“油涨气高”。二是液化气需求量不断增加。作为民用燃料的液化气,每年10月份用气需求量最大,此间的气价也涨的最高,荆门城区去年为70元/瓶,今年为80元/瓶。同时,液化气作为丙烯原料和工业燃料的需求不断增加,也导致液化气价格上扬。三是液化气进口数量大、价格高,牵动了国内气价。据了解,我国年进口液化气达600万吨,占年需求量2000万吨的30%。11月我国进口远东地区液化气到岸成本价格达到了5400元/吨,进口价格高。而中石化在沿长江地区的5家炼油厂(荆门石化、武石化、湖南长岭、九江、安庆),合计液化气年产量只有150万吨,其中荆门石化液化气年产量在28万吨左右(大部分销往西南、华南等地区,在湖北地区销售只占全部销售量的30%),不能左右国内液化气价格,就连价格一直比较低的西北地区液化气价格也超过5000元/吨,导致国内液化气出厂价格居高不下。四是“跟风涨”使荆门石化液化气出厂价“一路走高”。我国液化气价格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格局。荆门石化正处于此格局的过渡地带,同时还是西北气销往东南方向的集散地,就是荆门销西北气就占到当地销量的50%之多。为此,荆门石化液化气出厂价格采取“跟风涨、提前落”的策略,其价格低于中石化在沿长江地区的其他炼油厂价格,而高于西北地区液化气价格。荆门石化液化气价格为5400元左右时(下同),武石化为5500元,九江、长岭为5600元,华南为5700元。西北的咸阳为5100元,延安为5000元,乌鲁木齐为4400元。市物价局监测资料显示,从2002年7月至2005年11月荆门石化每吨液化气出厂价“一路走高”:2002年下半年均价3100元,2003年均价2830元,2004年均价4000元,2005年3月3650元,到11月上旬涨到5400元的高价,目前的出厂价已回落到了5000元/吨。五是成品油与液化气价格管理政策不一致。国家对成品油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市场零售价执行的是省物价局按规定上浮8%后的最高限价。从2002年7月1日起液化气零售价格根据省物价局鄂价法规[2002]98号文规定,属市场调节价。由于国家发改委对成品油价格的调整没有完全与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同步,按液化气出厂价与标准品汽油0.83—0.92的比价制定的液化气出厂价,石化企业难以执行,石化企业的液化气出厂价是随原油价格的波动而变化的。二、液化气价格上涨的影响一是液化气价格猛涨影响到居民的生活稳定。据调查,目前城市居民接受的液化气价格为70元/瓶,农村为60元/瓶,再高则会影响到居民其生活和液化气销量。与3月份相比,荆门城区市民按每户每月用气一瓶计算,居民每户每月增加支出25元。液化气价格涨到80元,荆门城区市民开始购买电炒锅,替用蜂窝煤。荆门也有不少市民怨液化气涨的太高。二是部分餐饮业老板叫苦不迭。荆门城区一餐馆老板说,液化气价格涨了这么多,其经营成本也就相应增加许多了,她正在考虑是不是提高菜价问题。尤其是火锅店,液化气消耗更多,价格影响更大,利润率大大下降。很多老板反映,现在餐饮业竞争激烈,大家都在拼价格、比低价,所以心里很矛盾,不涨价成本太高吃不消,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