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思社区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系统技术白皮书2004-05-131.前言社区建设是对社区工作的总体概括,是指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依靠社区力量,综合利用社区整体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健康发展的过程。社区建设的实质是社区资源和社区力量的整合过程,即:将社区中所有的资源,所有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来共同建设社区,要树立社区资源是一个大资源的概念,社区广大居民群众是社区建设的主体。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参与社区的建设,因此,社区建设既是政府行为又不单纯是政府行为,而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行为。中国目前正在从过去传统型的社会向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全方位转变。那么,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来为我们的现代化社会服务,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现在已经正处于信息时代,计算机应用正快速地、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各个方面。在二十一世纪,标志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信息的收集、处理与传播的能力。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国家大力提倡"信息社会"、"信息家庭"、"电子政府"等的建设。随着各级政府部门的网络工程的实施,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办公效率极大地提高,这有利于勤政、廉政的建设,有利于建立各级政府公正、公开的新形象,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增加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电子化协同工作、工作流程自动化、办公辅助决策已经成为政府部门的必然需求,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步骤是各级政府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建设。佛山市近年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了适应新时代社区工作的要求,佛山市民政局与广东赛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赛思社区信息化管理与服务软件系统。2.系统的指导思想及主要特点系统主要围绕社区各种资源的信息采集与综合利用为核心,实现能提高政府部门和基层社区办事效率和工作透明度的社区管理平台,以及实现能与社区居民进行良好交互,并能提供与社区居民密切相关的各种社区服务的社区服务平台。系统内容全面、广泛,包含了居民家庭、社区民政、社区计生、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党工团建设、驻社区单位、民间团体、社区办公自动化、内务管理、社区电子地图等街道、社区居委会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系统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同时简单易用,系统使用二维和三维电子地图作为操作界面,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能直观、简便地查询服务网点、规划建设、治安情况等信息。3.系统的体系结构系统采用目前流行三层客户机/服务器分布式计算结构。3.1.操作界面层(客户端)社区服务网站处理以信息查询为主,由于使用面广(包括街道、居委会工作人员,上级部门和辖区居民等),前端选择可维护性强的浏览器操作界面。社区资源管理、社区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社区地图维护、社区热线服务等子系统处理复杂,而使用范围相对集中(一般为街道、居委会工作人员和上级部门有关人员),所以前端选择设计灵活、执行效率高同时便于维护的定制自升级客户端程序。决策支持系统需要通过大量形式丰富的报表和图表向街道、社区居委和各级民政部门领导提供各种社区信息,供决策参考,所以也采用定制自升级客户端程序界面。3.2.业务逻辑层界面层对数据库的访问通过中间层--业务逻辑层实现,业务逻辑层采用微软的COM/ActiveX技术实现业务计算和处理封装,将所有复杂的业务计算集中在性能优良的一台或少数几台服务器,极大地减轻了工作站的计算负担和整体网络传输负担,从而能有效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节省硬件投资。同时管理业务变化所引致的程序修改仅限于仅限于一台或少数几台服务器,而无须更新更新各工作站程序,使系统更易于维护和管理。业务逻辑层包括基础业务逻辑和数据仓库逻辑两部分。1)基础业务逻辑基础业务逻辑包括社区资源管理逻辑、财务管理逻辑、地图处理逻辑、呼叫服务处理逻辑。其主要作用有:封装了社区资源、财务、社区地图、呼叫服务等管理的业务规则,接受来自操作界面的日常业务处理请求,处理街道、居委会的日常管理业务。接受来自操作界面的报表访问请求,通过数据仓库处理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