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自主学习式教学之我见[摘要]新课程改革中多次提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问题,强调体育课要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在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高中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但为了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加有效,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给予指导。本文就这一自主学习式教学方面谈以下观点。[关词键]体育自主学习教学1、自主学习的含义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个人自身的条件和需要,由学生自定学习目标、自选学习方法、自行进行评价,并完成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的方法是有计划的或经过练习已达到自动化的,学习的时间是定时而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并对学习过程作出自我监控,还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由此,我们认为学习动机是自我驱动的,学习内容是自己选择的,学习策略是自我调节的,学习时间是自我计划和管理的,能对学习结果作出自我评价的学习行为称为自主学习。2、自主学习的意义2.1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让学生自己主动地确立学习目标,安排学习进程,进行自我调控,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真正得以确立。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确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充满创造的个体时,他的学习热情才能得到充分的激发,他的潜能才能得到最好的挖掘。2.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学生从学会一些运动能力到掌握全面的学习体育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离开学校后在没有体育老师的指导条件下终身进行体育。2.3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学习效果。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学习效果主要不是由教师教多少决定,而是由学生如何接受、如何学习、如何练习决定的。只有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能学、想学、会学,体育学习才能真正取得实效。3、自主学习的教学步骤3.1自定目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体育课程学习目标,结合本人的情况,恰如其分地分析和估计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自己确定可行的、具体的个人学习目标。3.2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学生自觉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合理地选择和安排达到目标的具体学习内容和方法。3.3自主评价。学生依据体育学习目标,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观察、分析、反思,从而看到进步与发展,找出不足与问题,为积极调控打下良好的基础。3.4自我调控。学生对照自己的体育学习目标,分析自我的学习情况,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体育学习目标,找到改进自己不足的学习策略,以促进体育学习目标的达成。4、自主学习式体育课的教学模式4.1自主学习式体育课准备部分的模式准备部分的作用是为了学生在锻炼时避免心理、生理上的准备不足而对学生造成身心方面的损伤。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准备部分不外乎慢跑、徒手操、游戏等,而这种形式大多数是在教师的指挥下、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得学生在一堂课的开始阶段就陷入了被动学习的境地。自主学习式的准备活动,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充满想象、勇于创新的空间。准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由学生自己确定,这样既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同时还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如在篮球单元教学时,各锻炼小组讨论并创编出多种练习方法,有的小组将街头篮球的技法运用到练习中,因为街头篮球的动作花哨且好看,这也激发起其他同学学习的兴趣,在练习中互相学习、互相比赛谁的动作最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样的准备活动既使身心得到了准备,又锻炼了球技,大大提高了身体准备的效率,有效地降低了运动损伤的发生机会。4.2自主学习式体育课基本部分的模式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确定的,学生的学习也必须围绕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来进行,这就必然造成学生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