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困生学习状况与对策课题研究计划一、课题基本情况1.课题名称:数学学困生学习状况与对策的研究与实验2.课题来源:XXXXX3.课题研究类型:应用研究4.课题负责人:XXXXX5.实验时间:XXXXXX二、课题的提出基础课程改革已经施行六年多了,大纲改了,教材改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改了、教学行为改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了,但数学后进生数量以不变应万变。我了解到某个改县08春初一数学及格率为29%,08春初二数学及格率为35%,说明在校数学学困生数量触目惊心,07年的某市中考及格率也仅是57%,而一般郊县学生的参考率约为50%,说明有大量的学困生流入到社会。面对这些无情的数据,我没有象其他老师那样有很多成就感,而是多了担忧。放弃大批大学生利益不顾而去争夺名校金牌效应,就是所谓的一好遮百丑,这样的做法很普遍。学校师资本来有限,全力以赴、集中精力在中考班,在普通班的师资、精力、态度、管理可想而知了。这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愈演愈烈,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提高素质只是喊喊口号而已。这种为少数学生考上重点中学而放弃大多数学生的利益,确实违背素质教育的初衷,是我国教育的悲哀。可见,研究数学后进生问题,是迫在眉睫的大课题。三、课题研究假设本课题研究的二年的时间里,也正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市逐步推广的时间,本课题主要达到如下目标:1.通过理论方面的研究,发表一些有价值的关于学习方式的论文和实验报告,以此来指导实验的进行和新的学习方式的推广;2.通过实验,探索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3.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实验,使实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思路本课题的研究和实验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充分认识转化学困生的意义。转化学困生就其个人成长来说,关系到享受教育平等问题、身心健康发展问题、家庭和谐幸福问题;对教育来说,关系到课程改革的重大战略和基础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对国家来说,关系到劳动者的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升。2、研究学困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水平低是学困生的共性,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呢?(1)找到闪光点并夸张表扬,有人说,成功的教育就是把孩子往死里夸,虽然过分,但不无道理。不是“学困生”没有闪光点,而是教师缺少发现闪光点的眼睛。(2)创设成功的机会。教师让这些学困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我在处理测验试题或月考试题的时候,通常把最后两题压轴题改为每小题3分,这样学生考出的成绩相差不大,学困生很容易获得成功感,与其它科目相比往往更喜欢考数学,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家长也对自己的孩子取得进步深信不疑,家长对学生也会有更良好的期待。但每个学生掌握知识大情况我是了如指掌的。还有其他办法就是把总分提高到150分,或分A/B卷,或同一试题分层次检测或小测验前悄悄透露试题内容给学困生,这些做法减少了学困生考试的焦虑,让他们找到了成功感,从而获得了学习上的自信。(3)树立同类型成功的榜样。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就会增强自我信念,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4)在自身进步中体验到成功。要求学生从自身变化中认识自己的能力,同自己的过去比,个人的进步则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自信心。“会的举左手,不会的举右手”这故事就是老师帮助这些习得性无助的学生跳出怪圈的天才般的应用。3、学会喜欢学困生。对于学困生,说句实话,想说爱你不容易。但教育方面确实在开了一个不大不小大玩笑。教育心理学中有个叫互悦机制,就是若老师不喜欢学生,学生也不喜欢你,而他对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是取决于老师的讲课水平而是很大程度取决于他对老师的看法或老师对他的态度。卡耐基的继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小时候卡耐基是远近闻名的坏男孩,9岁时继母进门,父亲就说他是全县最坏的男孩,也许你明天会被她用石头砸死。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继母走到他面前对卡耐基说,你错了,他不是全县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但还没有找到发泄热忱地方的男孩。继母说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