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课堂问题的生成与设计学校公开课,我选择了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诗经》两首的第二首《蒹葭》,原因是一直以来古代诗歌在我看来是比较难上的,如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品评诗歌,是我以往在课堂上遇到的难题。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过去被我忽视的两个点:《诗经》重章叠句的结构和《蒹葭》主题的多义性,而这两点又有着紧密的联系。于是我准备这节课从重章叠句的结构入手,通过读这个途径,解决一个主问题:深入体会《蒹葭》一诗的艺术魅力。在主问题确立了以后,我继续研究教材,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确立了几个分问题:1.了解诗歌的内容。2.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主旨的角度品味诗歌。解决问题:(1).这首诗情景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谈谈你的理解。(2).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说明了什么?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说明了什么?(3).伊人一定指人么?联系你对在水一方、渴望难即、不断追寻的诗境,你对诗歌的主旨有了怎样的理解?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我想主要原因是课堂问题的设计的成功,而根源应归功于对教材的深刻解读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