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知识梳理可听声: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次声波: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声波的类型次声波的危害及预防:次声波可用来预报地震、台风和监测核试验等。超声波: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超声波的应用: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等特点,用于测距、测速(原理是多普勒效应)、焊接、碎石等.知识巩固1.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正在播放乐曲的喇叭前,看到火焰有摇曳的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用手拿着空塑料饮料瓶,嘴对着瓶口说话,手感觉到瓶子在振动,说明声音具有。2.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如图所示,蝴蝶每秒振翅五、六次,它所发出的声音为声,而海豚却能发出125000Hz高频率的声.猫头鹰捕捉田鼠就利用了.3.如图所示,为常见的高音喇叭和医用听诊器,将它们制成这种形状,是为了减少,增大.医生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时.听诊器运用了声音(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超声波碎石机能将人体内的结块振碎,说明声波具有.4.下列声波中,能用来测量距离的声波是()A.次声波B.可听声波C.超声波D.三种声波都可以5.以声消声的原理是()A.利用声波的密部与疏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互相加强B.利用声波的密部与密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互相抵消C.利用声波的疏部与疏部相遇,它们就会互相抵消D.“以声消声”的方法也称作“有源消声技术6.关于声音和振动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B.振动停止,声音的传播也停止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振动停止,声音仍能继续传播7.贵阳市城区到龙洞堡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A.在声源处B.在传播过程中C.在人耳接收处D.以上三种均是8.南京气象台能及早预测到地震、台风的来临,将国家和人民的损失降低到最小,这是利用了声波中的()A.超声波B.可听声波C.次声波D.上面三种声波均可9.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超声波能传递能量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1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低频率的次声波对人体有益B.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C.我们无法听出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D.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能形成次声波11.小锦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琴弦的发音频率与弦长关系”时,记录的实测的数据如表所示,但有两个数据漏记.音名中央ClD2E3F4G5A6B7Ci唱名(C调)D0ReMiFaSolLaSiDo’频率f/Hz264297330352396440528弦长Ll她们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到了“发音频率和弦长之间的关系”,补上了漏记的数据.请你思考并回答:(1)发音频率和弦长之间的关系式是:.(2)表格中空白处的内容:和.(3).小提琴演员演奏时,手指要在弦上不停地移动,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4)经历这节课的学习,你肯定知道,决定弦乐器音调(频率)的因素,在弦长之外还有许多.你认为她们在探究过程控制了与弦相关的哪些量不变.12.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实现了发射、空间实验和回收工作,如图是当时的一些情景.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将会;为了保护发射台,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射到水中,利用水的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形成的(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火箭与大气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为保护火箭不至于被烧毁,在火箭头部有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熔化和汽化,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3)地面各个测控站能准确用一种波对飞船进行遥控,你认为它是超声波吗?(填“是”或“不是”),你的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