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触发世界经济环境急转直下,给天津开发区这种外向型经济程度很高的地区带来很大影响。今年,为应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天津开发区提出了“二二二三四”的经济发展思路,即集中资源,做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两个产业”,远近兼顾,形成投资、科技“两个驱动”,整合优势,做好存量、增量“两篇文章”,放宽视野,实现外资、国资、民资“三资并重”,科学规划,推动东、西、南、北“四个区域共同发展”。12日,天津市委、市政府召开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出席并讲话。他强调指出,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增强辐射服务功能、发挥经济中心城市作用的迫切需要,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改善民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对于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把天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从落实中央对天津城市定位要求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尽快做大做强做优服务业,使天津成为商品、物资的集散地,信息、资金的密集地,人流的汇集地。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戴相龙就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作了部署。天津市委副书记邢元敏出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兴国主持会议。天津市领导同志王小京、肖怀远、臧献甫、杨栋梁、散襄军、史莲喜、陈超英、苟利军、段春华、王德惠、崔津渡、陈质枫、张俊芳、王文华、卢金发、叶厚荣和何荣林出席。会上,天津市发展海河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严定中、天津港务集团公司总裁于汝民、和平区委书记李润兰先后发言。2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单位向市政府递交责任书。张高丽在讲话中说,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使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这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事关当前和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历届市领导班子对发展服务业高度重视,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打下了良好基础。中央作出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决策,为天津的发展、也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天津市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体系比较完善,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服务业国际转移加速。这些都为加快天津市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与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相比,天津市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实干意识,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把天津市服务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张高丽强调,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推动服务业实现突破性进展。一是要突出重点,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领域。要加快海河综合开发改造,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国际贸易和现代物流业、旅游业、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商贸流通业、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中介和会展等商务服务业、面向民生的服务业、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培育更多的服务业增长点,形成支柱产业。二是要扩大开放,大力引进服务业大项目好项目。要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吸引高端服务业项目和产业关联度高的项目,发展总部经济,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企业,形成一批服务外包产业基地。三是要搭建平台,积极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要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积极争取和举办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商贸活动、文化活动、体育活动、高端会议,提升现有重大活动的层次和水平,创办一些具有天津特色、民族风情、文化品位的重大活动,不断扩大天津影响。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促进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四是要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培育和完善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增加服务业重点建设的投入,打造一批大型服务业企业集团。五是要聚集人才,努力构筑强大的智力优势。要加快人才的培养,面向国内外广泛吸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