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点水何乐不为人们常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虽然自从卓越课堂走进我们的教学,人们对它褒贬不一,但现在的课堂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是该把课堂交还给学生的时候了。从教二十余年,我感到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工作之繁琐,每天都像螺陀一样穿梭在教室和办公室之间,我一直想解脱出来,让自己的教学更轻松,学生的学习更快乐。在卓越课堂上,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丢弃滔滔不绝的讲解,努力做一只蜻蜓,只要点水点到关键地方,课堂真的变得既轻松又愉快。一、三大措施,蜻蜓点水(一)、创建学习共同体。卓越课堂和传统课堂最大的差异在于学习共同体的创建和合作学习,因此,我根据“男女搭配、优差兼顾、动静结合、志同道合、互帮互助”的原则,让学生先自由组合,教师再进行调节的方式建立好了学习共同体为了增强学生对共同体的认识,一改以前的个人奖励,变为个人成绩与集体荣誉挂钩的方式,让学生树立每一个小组都是一个集体,必须相互帮助,共同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才算合格乃至优秀,再也不是以前的“一荣俱荣”了。每一个小组不仅有自己的组名,还有组训,目标,职责和分工。就连平时不爱学习的孩子都因为不愿意拖后腿而格外勤奋,同学之间也变得更加和睦。(二)、设计好学习环节。引导学生在通过自学,互学完成任务中,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点拨,帮助学生理解。如我在教学《责任》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1)、复习导入,(2)、课文回顾(3)、用自学、互学,展学、导学的程序学习课文。(4)、深化主题(5)、拓展延伸。在前两个环节的学习时,内容比较简单,基本放手给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第3个环节是整堂课的重点,放手学生解决简单的问题后,学生在讨论小男孩为什么委屈而为难时,我发现有的小组几乎停止了讨论。于是我适时点拨,要求学生分开找,为什么委屈?为什么为难?并在小组汇报时,出示了父子的对话,让学生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来体会委屈而为难,为后面理解什么叫责任打下伏笔,课文中心就迎刃而解了。(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卓越课堂上,我适时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会经常出示本节课主要的学习方1法:提前推荐课外读物,让学生养成爱读书和搜集资料的好习惯;边读,边勾,边想,边批注;在学习课文时,用不同的符号做笔记;小组里各个成员的职责和明确的分工等。二、破茧成蝶,初见成效(一)、家长从反对到欣喜。刚开始实施卓越课堂的时候,家长和老师们看到分小组摆放的桌椅都很反对,认为这样方便学生抄作业,讲话。如今他们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与同学们互帮互学,发言有条有理,通过自学,互学找到答案,怎能不欣喜?(二)、学生从新奇到喜欢。刚创建学习共同体时,很多学生不知如何自学,互学,往往一个小组就是一两个成绩好的学生在演独角戏。但经过训练,我们看到孩子们乐于参与活动,乐于在小组奉献自己的智慧,他们团结,他们努力,他们擅思,他们不再是一昧地接收,不但能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能主动质疑,真正地实现了主动学习。(三)、教师从茫然走向轻松。当我们对“121”课堂逐渐熟悉的时候,卓越课堂悄然而至,我们茫然,不知所措,生怕放手耽误了学生的学习。但今天的卓越课堂没有辛辛苦苦的演讲,显得轻松许多,很多细小的环节舍去,课堂真正地成为学生的地盘,主人也悄然变成了学生。我们不再为老师的风采而鼓掌,而是为学生的精彩而高兴!当然,人无完人,没有十全十美的课堂,卓越课堂在教学改革中又掀起了一股浪潮。作为老师,我会学着做一只蜻蜓,在需要的地方点水,让自己从繁杂的教学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的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又何乐而不为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