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艾滋病小斗士(第二课时)略阳县金家河镇中心小学马春花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科学地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过程与方法1.精读品味,感悟小恩科西的不幸、抗争以及对人们对他的关注。2.在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的基础上,总结全文,深化文章主题。3.联系实际,拓展延伸,培养学生战胜灾难的信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引导学生树立战胜“灾难”的信心。二、教学重点理解恩科西为什么被称为“小斗士”。三、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理解小斗士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生读题2、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一位12岁的南非小男孩恩科西的死,引起了世界上许多人的关注甚至得到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地位的两位领导人的高度的评价。让我们齐读这两句话: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感叹:人类与艾滋病斗争失去了一个勇敢的声音,世界失去了一位同艾滋病顽强抗争的小斗士。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痛切地说:“又一条年轻的生命离我们去了,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天灾,恩科西就是榜样。”二、感知“爱滋病”的可怕,感悟恩科西的不幸1.恩科西遭遇了怎样的天灾呢?打开课本找一找,找出有关的语句,写写自己的体会。2、生自读课文3、讨论交流:①“一出生就携带艾滋病病毒,不久母亲又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简介艾滋病让我们来看一组爱滋病患者的照片,大家看了后有什么感受?(课件)②师:的确,他很不幸,一出生就携带艾滋病病毒。在南非,1每天都有近20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不过,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爱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引读)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课件)从“竟然”一词中你想到了什么?“挺”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坚持”吗?从这个词你看出了什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注意突出重点词语,读出他的坚强。恩科西不愧是:第二次读题。③他还遇到了哪些不幸?“9岁那年,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遭到全校大多数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反对,还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课件)“轩然大波”是什么意思?(大纠纷。)师创设情境:a.一个艾滋病患者要入学,这的确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如果是你这所学校的老师,你们会议论些什么啊?(学生发言)b.看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老师们议论着,那么如果你是一位家长呢?你会说些什么?(学生发表见解)c.如果恩科西成为你的同学呢?师:孩子们,课堂上我听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恩科西的到来仿佛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块大石头,引起了当地的一场——轩然大波(学生接上)!④他们怕什么?(大家被怕被传染上艾滋病)——他们愿意接受恩科西吗?(不愿意)⑤是呀!身患艾滋病的恩科西被他们拒之门外。此时,此刻如果你是恩科西,你最想得到什么?(得到别人的关爱像正常儿童一样上学)⑥后来这场轩然大波又是怎么平息的呢?媒体、养母和恩科西一起与世俗的偏见、人们的无知斗争换来了上学的机会,和我们相比,小恩科西真是不幸呀。(板书:不幸)三、感悟“抗争”,体会“斗士”含义。1、过渡:面对如此的厄运,恩科西绝望、退缩了吗?他是如何做的呢?轻声读读课文5、6两节,把震撼你的语句做上记号。2、讨论交流。(1)“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而是……,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他一边顽强地与病魔做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a.创设情境,同桌合作:当恩科西第一次得知自己的病情时,他不是——当恩科西得知艾滋病无药可救时,他不是——当恩科西被艾滋病折磨的不成人样时,他不是——面对和他一样患艾滋病的儿童时,他______________恩科西不愧是:第三次读题。2齐读这段话b.是呀,平静地面对每一天的生活,需要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又能平静地面对可怕的艾滋病,更需要的是顽强的斗志。(2)他是怎样关心患病儿童的,他主要做了哪些事?a.指导朗读“他曾经应邀到美国出席艾滋病研讨会,用纤弱的声音不断向世界呼吁:要接受和爱护艾滋病人,尤其要关心患病的妇女和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