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号密级UDC编号1052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谢占坤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张学毅副教授:统计学:应用统计学二○○六年五月二十二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摘要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以及中央银行采取的货币政策的关系是近几十年来金融经济学界和中央银行都十分关注的课题。各国学者对此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产生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他们之所以如此关注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主要与各国通货膨胀得到有效的治理、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但市场波动性增加、金融稳定日益受到关注等经济背景有关。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使得主要以美国为代表的工业国家资本市场发展日益深化与广化,传统的货币政策目标与操作体系面临着愈来愈多的挑战。在过去20年来,各国中央银行虽然在控制商品与劳务的通货膨胀方面已经取得很大成效,但是对于资产价格的膨胀,却难有对策。实际上,早在1929年,纽约股市的暴跌即已导致美国和全世界经济进入长期严重的萧条;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末资产价格极度膨胀引发的“泡沫经济”对其经济造成了长期不利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资产价格明显地偏离实体经济上涨的趋势更是引起了决策部门普遍担忧。在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及居民资产结构中有价证券份额的持续增加,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资金联系加强,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划分面临新的检讨;而且,造成这种变化的基础力量(金融的国际联系、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金融创新和制度变革等)还在加强,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提出同样的挑战。近年,我国的股市市值已经占到当年GDP的50%左右,股票价格的波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很大,但是股票价格对经济的影响机制还没有被完全认知,因此,这个问题的研究对我国是有现实意义的。在本文的分析中,首先,对收集到的各个资产的价格数据序列,使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时间序列,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等,得到各个序列的长期趋势值,为构造FCI指数做准备。其次,使用ADF检验的方法检验数据序列的平稳性,对于不平稳的序列,采用差分的方法对原序列进行修整,使其满足平稳性的要求。对建立的VAR模型,使用脉冲响应函数来估计FCI中各个资产的权重,然后对通货膨胀率进行方差分解,得到影响通货膨胀的各个宏观经济变量在引起通货膨胀的因素中所占的比重。本文分析的是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在分析的时候借助于Goodhart和Hofmann(2001)构造FCI指数的方法,构造了一个FCI指数,使用我国1998年第一季度到2005年第二季度的数据,来分析我国的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是分析与通货膨胀有关的几个宏观经济变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具体关系,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一些政策建议。在以前的研究中,主要是从理论的角度对FCI指数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进行分析,FCI指数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具体是怎么样缺乏有力的论证。本文主要是尝试着通过建立模型,将FCI指数引入到通货膨胀率的预测中,分析FCI指数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FCI指数的滞后值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是显著的,这说明FCI指数的滞后值所提供的信息对于通货膨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