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秋冬种工作安排意见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水市2009年秋冬种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市府办发〔2009〕99号)精神,为扎实抓好全县2009年秋冬种工作,提高秋冬种植水平,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现对我县2009年秋冬种工作提出如下安排意见。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以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和蔬菜产业,加大良种和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冬闲田土开发利用、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的工作力度,努力提高良种及农业适用技术普及率、提高冬闲田土利用率、提高农业新技术成果转化率、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实现夏季粮油增产增收。二、计划任务全县计划夏粮播面97.5万亩,产量9.09万吨。其中:小麦播面18万亩,产量2.04万吨;马铃薯播面74万亩,产量6.66万吨(按5:1折粮计);杂粮播面5.5万亩,产量0.39万吨;油菜播面3.7万亩,产量0.24万吨;绿肥播面35.5万亩(含兼用绿肥);蔬菜播面11万亩(任务分解见附件1)。重点推广项目。全县推广脱毒马铃薯60万亩,实施马铃薯商品薯生产基地10万亩,其中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3万亩(全部为大春马铃薯);推广杂交“双低”油菜2.5万亩,实施杂交“双低”油菜育苗移栽2.3万亩(其中稻茬油菜免耕栽培0.7万亩);建设新增商品蔬菜基地0.2万亩;推广小麦良种包衣9万亩;推广粮油平衡配套施肥26万亩(其中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20万亩);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28万亩;推广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41万亩(其中旱地宽厢宽带1万亩)(任务分解见附件2)。三、工作重点(一)立足抓早,不误农时第1页共6页秋冬种工作要立足抓“早”,做到早计划、早部署、早发动、早落实。各乡(镇)要尽快将秋冬种计划层层分解下达,抓好种子、肥料、农药等主要农用物资的调运和供应,保证生产需要;及时抓好稻田的开沟排水和板田板土的翻犁;适时抓好油菜育苗和小麦、马铃薯的播种。油菜要在“霜降”前移栽结束,小麦要在“霜降”前后基本播完,马铃薯要在明年“春分”前栽种完毕。(二)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认真按照“品种调优、产业调特、规模调大”的原则,各乡(镇)要根据市场需求规律,结合本地实际,抓住自身优势,切实将农业结构调整推向深入。在作物种类上,突出扩大马铃薯生产规模,积极发展蔬菜生产,稳步发展油菜生产,适度发展折耳根、中药材、荞麦等。在品质结构上,大力推广优质专用脱毒种薯、杂交“双低”油菜、特色蔬菜、优质小麦等,着力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同时,要结合马铃薯、油菜、小麦、苦荞等加工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在适宜区域逐步建立和巩固一批原材料生产基地,进一步缓解加工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压力。在区域布局上,要根据本地生态和生产特点,突出发展好当地优势作物。(三)做大做强马铃薯和蔬菜产业马铃薯产业要在逐步扩大马铃薯播面的同时,着重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单产水平。加强部门间的协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产品加工、市场营销、原材料基地的建设等工作,逐步实现产业化经营。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措施,保质保量完成74万亩的种植任务。二要根据市场消费和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大力发展加工型、菜用型等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品种,努力提高马铃薯的商品率。三要组装配套脱毒种薯、高厢起垅、平衡配套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栽培技术,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生产水平。四要积极争取并实施好省、市安排的马铃薯生产项目,为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打好基础。五要认真实施好马铃薯商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马铃薯秋冬商品生产基地规模要求相对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大春马铃薯商品生产基地规模要求相对集中连片10000亩以上(布局在马铃薯主产乡镇)。特第2页共6页别要突出抓好3万亩的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项目。项目的实施,实行项目申报制,突出规模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切实按照“五个统一”的要求抓好落实。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加工企业和农户的联系,尽可能实行订单生产。六要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积极引进适销对路的品种进行生产试验,筛选适宜推广品种;开展马铃薯栽培新技术、储藏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