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经信委党组书记学习《廉政准则》征文体会市经信委党组书记学习《廉政准则》征文体会今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作为一项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廉政准则既是党运用创新理论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最新实践,也是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对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的现实需要,更是党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举措。为抓好贯彻落实工作,中央、省相继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市经信部门全体党员干部,应充分认识实施廉政准则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真正把促进全委党员干部廉洁从政作为一项紧迫的现实性任务和长远的战略性任务抓紧抓好。一、大力开展学教活动,切实增强廉政意识加强学习和教育是防止和反对腐败的一个重要方法。无数事实表明,“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一些党员干部从成功走向毁灭,正是从放松学习、忽视自我改造开始的,“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这些教训值得记起。欲正党风必须先正学风,经信部门党员干部要贯彻落实好廉政准则,必须狠抓学教活动。一是深入学习准则内容。要大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全委党员干部人人学准则,个个谈准则,全面掌握准则的新内容、新要求;要突出重点强学强记,特别是要扎实学好准则中提出的八个方面“禁止”和52个“不准”,做到熟稔于心、了如指掌;要统筹安排坚持学习,把准则学习纳入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定期学习,纳入委中层以上干部培训内容适时教育,确保全委党员干部对准则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任何时候一切言论和行动都以准则为准绳。二是全面领会准则实质。廉政准则约束的主要对象是党员干部,规范的主要是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实质就是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力观是人们对“权力”的基本看法或根本观点,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权力”问题上的集中反映,它同时决定着人们的地位观和利益观。经信部门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准则,有助于全委同志真正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第1页共4页必须服务于人民,一切腐化腐败行为必将受到严厉惩罚,从而引导广大干部自觉为人民谋利,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是扎实开展警示教育。着重引导党员干部算好“三本帐”,不断提高全委广大党员遵守准则、执行准则的自觉性、坚定性,自觉拒腐防变。要引导算好“政治账”,党员干部一旦违反准则,受到处罚,不仅权力被收回,多年来奋斗积累的良好基础瞬间丢失,政治上也身败名裂;要引导算好“经济账”,党员干部勤奋工作,享受着纳税人提供的相对优越又有保障的薪酬,一旦违反准则,失去公职,甚至锒铛入狱,为一时私欲而放弃今后几十年待遇保障,得不偿失;要引导算好“家庭账”,事业的成功、家庭的美满来之不易,一旦违反准则,必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无法弥补的创伤,使父母脸面无光,家属以泪洗面,子女抬不起头。二、发挥领导带头作用,努力筑牢防腐阵线三省吾身”,警钟长鸣;要对身边的人严格管教,处处明于自察,时时自觉追究,事事严于律已,千方百计保住思想道德的纯洁。三是做到工作严肃,立志做事,清廉为官。经信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正确把握做事与做官的基本准则,职务越高,责任越重,权力越大,义务越多。要立志做大事,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服务全市经济发展上,用在真心实意为人民、为企业谋利上,倾心做有利于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企业的大事;要勤政务实,扎实做事,想问题时要考虑人民群众、广大企业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百折不挠;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将扶持发展的方针政策与全市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及时研究提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企业受益的措施,并组织实施;要勤奋敬业,努力奋斗,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三、不断完善体制机制,逐步理顺权责关系近年来,随着机构改革的明显深化,经信部门审批权限显著减少,但国家、省、市赋予的政策性项目及扶持资金仍然较多。众所周知,凡涉及项目审批和资金申报的部门和人员,都会遇到来自权力寻租者的各种诱惑。抵制这些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