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业务计划1.年度生产计划工业企业的年度生产计划主要是明确年度内应完成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和产值等指标.并在时间上对产品出产进度作出安排。产品出产进度安排是指企业全年的生产任务,按品种、规格、数量具体地按季、按月进行分配。合理地安排出产进度计划,是生产计划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出产进度的安排应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若市场需求比较稳定,企业可采取平均分配、分期递增、小幅度连续增长、抛物线型递增等四种分配方式。若市场呈季节性变化,企业可采用如下方式:1)均衡安排方式。采用均衡安排方式,企业各月的产量是相等的或基本相等的,这样,有的月份产量大于销售需求,就有一部分产品作为库存储备起来以供旺季时的需要,而有的月份则产量小于销售需求,则动用库存。如仍不足为了不致脱销,需组织外协。采用均衡安排方式,有利于充分利用人力和设备,有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也有利于管理工作的稳定。其缺点是成品库存量大,流动资金占用多,从而增加了库存保管费用,降低了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在需求高峰时,容易失去一部分市场机会。另外,当市场对花色品种的需求出现较大变化时,容易使库存成品滞销。2)变动安排方式。采用变动安排方式,企业各月的生产量是随市场需求量的变动而变动的。变动安排方式的优缺点与均衡安排方式正好相反。其优点是成品库存量小,节省库存保管费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市场的适应性好,能及时生产市场欢迎的新花色和新规格产品,很好地把握了市场机会。其缺点是需要经常调整人力和设备,生产能力利用不均衡,不利于产品质量稳定,同时,增加了加班加点费用和外协费用。这种安排方式要求较高的管理水平。3)折衷安排方式。折衷安排方式是介于均衡安排方式和变动安排方式之间的一种安排方式。2.作业计划生产作业计划是年度生产计划的具体落实计划,通过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把年度计划落实到月、周、日、时。(1)期量标准所谓期量标准,就是为制造对象(产品及零、部件)在生产期限及数量方面规定的标准数据,它决定了生产过程各环节之间在生产数量和期限之间的衔接,保证了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是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重要依据。不同的生产类型有不同的期量标准,大量大批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主要有:节拍、流水线工作指示图表、在制品定额。成批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主要有:批量、生产间隔期、生产周期、在制品定额、提前期。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主要有:生产周期、提前期。1)批量与生产间隔期。批量是指相同产品(或零件)一次投入和出产的数量。生产间隔期是指相邻两批产品(或零件)投入的时间间隔或产出的时间间隔。其相互关系可用下式表示:生产间隔期=批量/平均日产量或:批量=生产间隔期×平均日产量由于两者的上述关系,只要确定其中的一个,另一个也就相应确定了。批量可采用经济批量。所谓经济批量是指年设备调整费用与年库存保管费用之和最小时的批量。设:A为一次设备调整费用;N为年产量;Q为经济批量;C为单件产品(或零件)的年平均保管费用,则:总费用=年库存保管费用+年设备调整费用=Q2·C+A·NQ若使总费用最小,可通过求导,令上述函数的一阶导数为零,则总费用最小时的批量即经济批量可用下式求得:Q=√2NAC【例】设某企业全年生产X产品480件,每件产品年库存保管费用为200元,一次设备调整费用为30元,则该企业的经济生产批量为:Q=√2NAC=√2×480×30200=12(件)2)生产提前期。生产提前期是指产品(零件)在各工艺阶段投入产出的时间与成品出产时间相比所要提前的时间,分为投人提前期和出产提前期。它是按照反工艺顺序逐个车间制定的。例如在机械加工企业,是按照装配车间-机械加工车间-毛坯车间的顺序逐个车间计算生产提前期的。当前后车间生产批量相等的情况下,投入提前期和出产提前期分别用下列公式求得:车间投人提前期=本车间出产提前期+本车间生产周期车间出产提前期=后车间投人提前期+车间之间保险期3)在制品定额。在制品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各生产环节上为了保证生产衔接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在制品占用量。在大量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