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SOA银行如何在重用服务上找机会给你机会你不重用啊如今,面对soa标准的进一步建立,研究国家城市银行和美国银行等大型银行的成功实践,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始认识到soa的价值所在。如果通过指向可重复使用的服务,soa可以促成各操作单元的解构,改善it及业务的调整,并且加快新产品和服务的推出进程,这些都使银行能够更为快速地将新业务推向市场。标准给SOA实践开路明确了业务内容的体系架构将有助于金融机构看到soa的价值,但更为重要的是,一些soa的解决方案可以提供一些关于标准的基准。举例来说,许多可用的框架提供了标准的关于客户的定义,从而帮助银行从不同的系统中识别出对应的客户,这样的标识与识别显然只是标准的开始,银行可以借此提高共享服务的有效性。厂商们并非采用私有标准,产业联盟甚至私营银行也都在为标准而努力。以ibm为例,它是从ifw(信息框架)开始的,即启用了一组数据、程序及对象模型用于帮助金融机构将业务架构改变为介于企业间的架构。埃森哲也提供了一个soa标准,名为高性能银行框架。而wakefieldifx(搅浑式金融交换)论坛则在10年前就开始为金融数据交换推进一个开放且互操作性强的标准,以此来满足全球金融服务行业的业务需求。此外,今年4月sap和microsoft宣布了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的形成,该网络的使命就是帮助银行建立有助于他们业务操作的soa。据了解,bian在运行时与银行的业务距离很近,以方便银行找到分享数据并建立一个宽泛的产业标准的方法。显然业界对bian撑起标准的大任寄予厚望。可重用服务扩大服务范围无论如何,标准的或缺并不能阻止国家城市银行继续实践soa。作为soa的早期接受者,国家城市银行早在4年多前就实施了soa。身为国家城市银行cio的mccartin无不自豪地表示:第1页共4页“从最初的实施到现在,soa的实施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无中心化。当然最大的推动力就是核心系统的焕然一新。”mccartin认为,银行在实施soa的过程中有一个通病,就是将soa打上“技术途径”的标签。但实际上这并不全对,soa其实是有管理业务的权利的。开始几年,国家城市银行将soa的运行当作一个集中的主动性方案。但就在一年前,他们转而采用非集中的soa模型,使得任何业务节点的职员都能够创建一个服务并将其存放在公共服务区域。mccartin将soa的实施视为一次进化,因为他们由此获得了更为优异的架构,并且因为是非集中化的架构而使服务范围形成了更大的规模。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看,mccartin更是感叹不已,他说:“去年凭借可重用服务我们避免了两千万美元的it建设,这就是真正的节约成本。”系统整合体现SOA价值当国家城市银行运用soa缩减成本时,美国银行作为全美金融服务行业中最大的soa使用机构,却拥有一个非常不同的业务驱动力――其对soa的实施使自身业务获得了更大的竞争力。负责企业级soa实施架构的conroy表示,美国银行对soa的使用并没有使其业绩得到增长,更多的则是整合和对标准的促成,但这并不表示soa没有使美国银行节约大笔成本。对于拥有约300家子银行的美国银行而言,它会将每一个新加入的银行的it系统都移植入自身的系统。但是,显然,这样的移植并不总是一个非常明晰的迁移。因此,从2005年开始,美国银行借用mbna信用卡公司将其账户转入该平台上。但是conroy指出,在银行系统的迁移中,美国银行往往将一些最近常被需求的应用转变为服务以便整个银行都可以对其重用,这个时候,soa的确显现出了它的价值。从conroy的主张中可以看出,美国银行在其corba系统中就已经应用了soa原理。在今年4月,美国银行宣布已经选用saperp产品,更深入地整合其内部金融报告系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美国银行运行的产品全部是sap的,或者代表着bian(银行业架构网络)的立场。conroy认为,银行it系统一旦卡第2页共4页死在某个数据模型就很难摆脱,因为这样的模型在帮助用户的同时也牢牢地控制了用户,当面临不同提供商之间的数据模型整合问题时就只有死路一条了。整合延缓核心系统衰老当然,好的系统整合是成功实施soa的一个基础原则,同时也是实现诸多利益的关键,如加快市场业绩的增长等。ibm金融领域解决方案事业部软件组副总裁ch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