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七大工程加强基层组织脱贫攻坚意见一、总体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省十一届八次全会、市第二次党代会精神,以创新发展、同步小康为目标,以大党建为统领,以大扶贫、大安全、大发展为重点,坚持改革创新,突出问题导向,重点实施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工程、村级组织活动阵地提升工程、“空壳”村清零工程、基层基础保障工程、“范本村”创建工程、党建责任落实工程、基层减负工程等“七大工程”,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和发展功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明显增强,基层政权全面巩固,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二、工作重点(一)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1.建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规定,选优配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一般应任满一届,任职不满3年的,一般情况不得调整;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的,报市委组织部按程序审批。市级每年对乡镇党委书记进行1次以上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制定乡镇党委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考核管理办法,从严从实加强考核管理。按照不低于职数1:1的比例,建立乡镇党委书记后备干部库,为精准选任乡镇党委书记提供储备保证。2.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把选优配强后进村党组织书记作为首要任务,拓宽选任渠道,重点从本村各类能人中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文化水平高、群众威信高,发展能力强、服务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进入村班子。强化领导带头,乡镇每名党员领导班子成员兼任1个贫困村的“发展支书”。各县(区)可结合实际,从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择优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全脱钩到贫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在本县(区)范围内择优招聘一批优秀大学生到村担任“扶贫文书”。第1页共6页3.精准整顿后进村党组织。制定后进村党组织的分类定级标准和“负面清单”,细化工作措施,加强分析研判,精准识别后进村党支部,建立后进村党支部整改台账,“一村一策”制定方案集中整顿。优化组织设置,探索采取“村村联建、村企联建、产业联建、村社联建”等方式,建立联合党组织。采取定期通报、交叉督查、随机调研、明察暗访、电话抽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各地后进村党组织整顿情况进行督查。对整顿效果不好,评估不准确,或“反弹回潮”严重的,严肃问责。4.从严加强干部教育管理。落实乡镇班子成员分片包村、入户走访、在村服务制度,开设“乡村干部大讲堂”,组织乡镇干部开展夜学夜谈夜访活动。落实乡镇干部住乡值班制度。明确村党员“十条红线”,落实“三会一课”,认真组织开展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市级每年举办示范培训班,县(区)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村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二)着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加大乡镇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鼓励有实力、有能力、有潜力的农业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主导农业园区的发展,支持村集体入股参与农业园区建设。国土、规划部门要为城市规划区内的村预留一定土地,用作村集体建设用地或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企业注册资本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2.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借鉴安顺塘约经验,通过土地确权、流转,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把农民的零散土地集中起来,采取集体自办、招商引资、能人领办、入股联营等形式,成立各种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等,加强土地股份合作、农业生产经营合作,建立龙头企业与村级组织利益链接机制,实行“村社合一、合股联营”,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0XX年实现每个村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个以上。第2页共6页3.发展远教电商平台。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与网络公司合作,在农村和城市社区党支部建立线上、线下两个平台,与网络公司以合同的方式发展远教电商。村党支部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网络公司负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