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20XX年信访工作计划范文。为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深入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一)深入推进依法逐级走访。强化正面宣传和引导,以《信访条例》修订实施10周年为契机,不断加大《信访条例》、国家信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办法》和省上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树立法制观念,以理性、合法的方式逐级反映利益诉求。规范来访接谈、登记、受理、转送、交办、督办、回复、查询等工作环节和运行程序,防止信访事项办理在程序上空转,做到有访必接,按程序及时处理。加强以越级走访群众的思想教育疏导,切实减少越级走访和信访上访。(二)加强初信初访办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信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初信访办理工作的办法》,严格落实信访事项首办责任制,使每个问题都能及时进入处理程序,依法按政策办理。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基层部门单位信访工作责任,对群众基础反映的合理诉求,要及时办理和回复,努力把问题解决在首办环节,切实提高初信初访办结率,降低重信重访率,最大限度地减少问题积累、矛盾上行。(三)强化信访事项督查督办。进一步健全党工委统一领导、信访联席会议组织实施、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信访事项督查督办制度和信访联席会议召集人定期督办重点信访事项制度,对一些久拖不决、涉及面广、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信访问题列入党工委督查范围,切实加大督查的频次和力度,尤其对多次来区到市赴省进京上访案件、未化解信访积案和信访系统中群众评价不满意的典型事项开展重点督查督办,公开督查结果,促进信访事件的有效化解。二、着力推动信访法治化建设(一)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牢固树立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理念,对群众反映的信访诉求,要善于用法律政策来衡量,切实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第1页共7页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违法上访的依法处置到位。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复查复核程序,信访事项复查复核的质量和权威性。对无法进入复议、仲裁、诉讼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信访事项,按《信访条例》规定启动办理、复查、复核程序,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对已经依法终结的信访事项,社区不再受理,但要积极做好上访人的思想教育疏导工作,促其息诉罢访。(二)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群众依法逐级表达诉求,努力营造信访秩序必须依法维护,违法上访行为必须依法处置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综治、维稳、信访、派出所的协作配合和协调联运,共同做好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加大对违法上访行为依法处理的力度,坚决遏制以闹求决、以访谋利等不正常现象。切实做好进京赴省到市非正常上访的劝返接领和教育稳控工作,确保劝返接领工作及时高效,杜绝上访人员倒流和滞流缠访现象发生。(三)依法界定信访工作职能。围绕信访工作了解社情民意、汇集意见建议、分析稳定风险、评估政策得失、排查矛盾隐患、解决合理诉求六项职能定位,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依法履行职责,不断提高信访工作人员依法办事能力和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能力。切实增强社区在化解本区域职责范围内信访问题的责任意识,推动社区按照法定职责和程序受理办理信访事项。三、全力抓好信访问题及时就地解决(一)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作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强化预警疏导、排查调处、问题化解能力。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和问题,社区综治人员要逐一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领导、具体负责人、化解稳定措施和时限要求,及时予以化解,切实做到矛盾不过夜,问题早化解,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区。社区要加强社会风险评估和社情民意的收集、分析,及时研判预警,做到重大政策零风险出台、重大项目零风险上马,惠民政策零风险落实,切实把解决问题的触角向事前延伸,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上。第2页共7页(二)深入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进一步健全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原则,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