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新课程精神稳步推进新课程实验张辉耀普通高中新课与以往的课程相比较,最核心的转变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基本质是教育观念的转变。高中新课程实验方案确立了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力求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局面,既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又强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较好地阐释了新世纪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整体规划和工作部署,从2008年秋季起,我省普通高中学校将在起始年级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为此,我们现在就应着手新课程实验的准备工作。一、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基本思路1、抓好学校新课程培训为了让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普通高中新课程和实验的重大意义,彻底转变观念,增强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我校将有计划地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使广大教师全面了解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背景、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实验内容、实施策略,准确把握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基本理念,切实提高全体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2、制订学校实验工作计划校长是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我校拟成立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全面负责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规划、实施、管理和评估。由教务处牵头,科研处、总务处等处室协调,确保实验工作的有序开展。教务处在08年9月前根据校情分析制定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特色工作、课程设置、实施步骤、组织机构、保障措施等。3、制订学校课程设置方案根据教育部《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校课程设置方案。严格按规定开设课程和安排课时,保证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修习时间,不随意增减课时或挪作它用,并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利用节假日和其它休息时间进行集体补课。4、开展学生选课指导工作学生选课是新课程实验的一大亮点,学校拟建立学生选课指导机构,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学校将切实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工作,并将指导学生选课与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责任感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先行新课程实验学校的经验,学校计划将德育导师制度与选课指导制度结合起来,使每位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都有相对固定的“导师”,帮助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另外,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富传,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5、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探索新型教学方式是新课程实验的重要内容。学校计划组织教师认真研读各学科《课程标准》、《学科实施意见》,科学把握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难度,改变以往随意提高教学难度、提前结束新课、作业过多过滥等不良做法,提高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究、乐于合作的教育生态环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知识观、教材观,积极探索模块式课程的教学方式,努力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促进学生主动地、有个性地、可持续地发展。6、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学校拟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及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鼓励教师间的交流与研讨,促进教师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下的专业成长,提高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学校将认真总结年级组、学科组、备课组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7、开发校本课程学校计划制订专门的工作计划,建立专门的人员队伍,落实专项经费,形成广泛参与、统一管理、滚动开发、不断完善的校本课程开发机制。克服开发课程就是编写教材的错误观念,充分挖掘校史、校友以及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教育素材,尤其是注重开发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成性、活动型课程,体现校本课程生动灵活、不拘一格的特点。要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对校本课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