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储蓄的政策【掌握】储蓄原则我国的储蓄政策与原则储蓄的产生与发展【了解】储蓄的由来【理解】储蓄的发展形式储蓄的职能与作用【理解】储蓄的职能【理解】储蓄的作用准备篇本篇为准备篇,包括三个模块,主要介绍银行储蓄基础知识和银行出纳基础知识以及有关银行会计基础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有关银行储蓄与出纳的基本概念及相关基础知识,为后续业务篇打下良好基础。模块1银行储蓄基础知识模块摘要本模块有三大板块,主要介绍储蓄的产生与发展、储蓄的职能与作用、我国的储蓄政策与原则。在储蓄的产生发展部分重点介绍储蓄的由来和储蓄的三种发展形式:实物储蓄、货币储蓄和银行储蓄。储蓄的职能与作用主要讲述储蓄的积累职能、投资职能、分配职能和延期消费职能,银行储蓄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国家对储蓄实行保护和鼓励的政策,为此,储蓄工作必须坚持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详细内容见图示:1.1储蓄的产生与发展一、储蓄的由来在我国,储蓄一词始见于《后汉书》:“古者急耕稼之业,致耒(三耜之勤,节用储蓄,以备凶灾”这里的储蓄是指的积谷防饥,可见储蓄的愿意是指把实物或货币积储起来,以备日后所需。储蓄行为最早是人类对食物的积贮,以后逐渐发展到皮毛、工具等。货币产生以后储蓄行为又包括了对货币的贮藏。今天常说的储蓄货币就其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从勤劳节约和有备无患两方面的含义来说,其意义是一致的。案例:一则报道说,一老者将一生的积蓄藏于床下,严重受潮发霉,粘结成砖块;另一农民将积蓄藏于炕洞,变成了一堆被老鼠啃碎的纸屑。这类现象说明有些人习惯保存现金而不愿储蓄。请从国家建设和公民生活两方面,比较银行储蓄与保存现金的优劣。二、储蓄的发展形式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储蓄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储蓄就有了不同的发展形式。1.实物储蓄实物储蓄即储存实际物品,是人类社会原始的储蓄形式。限于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在社会产品供应不稳定时,人们往往储蓄实物,尤其在特殊时期,如战争、大灾之年更是如此。例如: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储大白菜、南方地区的腌制食品都是实物储蓄。实物储蓄能使财富的积累与使用价值的保存自然地统一起来,具有不受货币贬值的影响、保值性强的优点,但实物储蓄也有其局限性,实物存放时间过长会变质、损失,从而失去其使用价值,并且在生产力水平较低时,不能使有限的社会财富得到充分运用。知识考察:你能举出几个实物储蓄的例子吗?2.货币储蓄货币储蓄是以货币作为储藏对象的一种储蓄形式。货币储蓄一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但是,对个人来说,储蓄货币可能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对社会而言,被贮藏的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不参与社会再生产,这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知识考察:你能说说实物储蓄和货币储蓄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吗?3.银行储蓄随着信用制度的建立和现代银行体系的形成,储蓄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个人储藏货币发展到把货币存入银行机构,成为信用形式的储蓄存款。银行储蓄是指城乡居民将手中待用或结余的货币有条件地存入银行机构的一种信用活动。银行储蓄是建立在银行信用基础上的储蓄,储户把货币使用权暂时让渡给银行,从而形成了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信用关系,即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关系。正是由于这种分离,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这种效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储户受益:储户通过储蓄,既积累了货币,又获得了一定的利息收益。二是银行受益:银行通过对储蓄资金的使用,以利差或投资收益等形式取得经营收入。三是社会受益:银行储蓄使金融机构对社会范围内的货币余缺进行有效的调解,改善了社会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同时,银行储蓄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为经济能够长期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银行储蓄是储蓄发展的高级形式,它既能使储户实现价值储备的目的,又能使货币在流通领域充分发挥职能实现货币增值、社会增效的目的。因此,从个人货币储蓄发展到信用形式的银行储蓄是储蓄发展的一个巨大飞跃。归纳总结:储蓄的发展储户受益实物储蓄-----货币储蓄---------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