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山蕨类植物调查研究2007级1班200711140109龚泉萌指导教师:景望春1前言:缙云山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境内,距重庆市中心60Km,东经106°20ˊ一八〞~106°24ˊ42〞,北纬29°48ˊ25〞~29°51ˊ53〞,总面积一八K㎡,海拔一八0m(嘉陵江边)~951.5m。缙云山是一个很好的实习基地,缙云山自然环境多样,植物种类丰富,森林植被繁茂,是长江中下游保存较为完整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植物种质基因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本色。缙云山的维管植物202科、870属、1701种(包括亚种、变种、变型),其中,蕨类植物38科、74属、4变种,裸子植物7科、37属、5变种,4栽培变种,被子植物一五7科、771属、一三57种、10亚种、20变种。我们本次实习为期三天(6月28到6月30日),时间比较短,采集的东西比较有限,还望体谅!由于学生知识有限,存在不足是在所难免的,望老师指正!2形态多样性:缙云山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含有多种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其中全园面积100余公顷,分为以下9个小区;⑴、观赏植物区面积10公顷,位于绍隆寺至代湖的旅游区内,包括植物标本室、苗圃等。任务是宣传植物科技知识和供游人游览。⑵、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定位观察区面积20公顷,主要任务是通过研究常绿阔叶林内部的物质转化,能量流动,水分平衡和林内各层成分间相互关系的局部规律性,阐明常绿阔叶林内群落的结构,功能及某些调控原理,进而说明亚热带山地森林植被的演替规律。⑶、引种驯化区面积9.6公顷。位于寨子山至杉木园间。主要培育本山特有、稀有和珍贵树种,引进驯化国内外适合本山生长的植物种,充实本山植物种质基因库。⑷、裸子植物区面积一五.3公顷,主要任务是引进适应本山栽培的裸子植物。⑸、被子植物区面积43公顷,主要保护该区的天然分布植物,引进适应本山栽培的被子植物。⑹、竹类植物区面积6.4公顷,位于石华寺,主要搜集保存我省竹类植物种和引进国外竹类品种。⑺、荫生植物区面积3公顷,位于张家垭口下沟谷地带。主要进行荫生植物的引种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⑻、药用植被综合观察区面积4.5公顷,位于青龙寨旁。主要对常绿阔叶林中药用多层植被进行生长研究和观察试验。⑼、水生植物区面积0.45公顷,主要培育引进适生水生植物。缙云山植物园地处素有"川东小峨眉"之称的缙云山,奇峰耸翠,丛林苍茂,林海苍茫,古木参天,其植物物种繁多,植被复杂,许多植物起源古老。植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的植物及其与其他生物、环境所形成的所有形式、层次、组合的多样化。通常我们从以下3个方面理解,即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植物生态习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也称基因多样性是指种内个体之间或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的总和。例如菊花是常见的观赏花卉,目前已形成近3000多个品种;辣椒的品种也很多,果实形态相差很大。由此可见,一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是非常丰富的,人类可以诱导、积累并丰富栽培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是指植物在物种水平上的多样性,可以指一个地区内物种的多样化,也可以指全球范围内的物种的多样化。中国高等植物约3万余种,占世界总数的10.5%左右。保存了许多特有的植物类群,有银杏科、杜仲科、珙桐科、独叶草科、芒苞草科、伯乐树科和大血藤科等7个特有科,243个特有属,一五000多个特有种。这些物种有可能具有某些对人类有用的潜在价值。如,素有水果之王美称的猕猴桃,原产我国,目前已在新西兰成为主要的出口水果。然而猕猴桃属的主要分布地则是我国,全世界54种猕猴桃,我国就有52种。我们无法预测哪种猕猴桃的生理、生态特性是人类迫切需要的,因而必须保护这些物种及其生存条件。植物生态习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植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和生态环境之间所形成的多种多样的生态适应性以及植物群落、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化。植物生态适应性使得它们在各自的生态系统中占据了一定的生态位,让它们能够稳定地生存在各自特定的环境条件。如寄生植物、腐生植物、共生植物、食虫植物以及热带雨林中的绞杀植物等。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生态系统通常是以植物的物种获生活型来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