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CEM的资源型城市物流节点选址研究孙智源,秦璐,于丽娜,赵浩然(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100044)摘要:通过对资源型城市物流节点进行分析,确定了资源型城市物流节点选址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基于GIS和组合评价法的资源型城市物流节点选址的方法。此方法由可行性研究和最优化研究两部分组成,土地利用和主要运输方式的区域可达性是可行性研究的指标,铁路便捷度、公路便捷度等是最优化研究的指标。以我国某资源型城市为例,介绍物流节点选址的步骤。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物流节点;GIS;组合评价法1资源型城市物流节点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的开发而兴起或者发展壮大的城市,对资源具有强烈的依赖性,资源型产业在城市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主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1]。这类城市的产业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以第二产业的某一项或几项为主。按照城市兴起所依托的主导资源,资源型城市可以分为煤炭型、石油型、金属型、非金属型和森工型五种类型[2]。对于我国资源型城市而言,煤炭型占53%,森工型占18%,金属型占17%,石油型占8%,其他占4%[1]。我国资源型城市以矿石资源型城市为主,本文的研究范围确定为矿石资源型城市。我国资源型城市大部分位于城市内陆地区,是在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利用的基础上由矿区演化而来的。矿石的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等。目前,已逐渐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以公路运输为辅的多式联运的矿石陆路运输体系。建国以来我国资源型城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积累了许多的问题,资源运输效率过低,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城市生态环境存在危机。要解决上述问题,缓解资源运输成本过高而造成效益降低的瓶颈问题,避免资源型城市衰落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依照资源型城市的突发性、双重性特征和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优化运输环境并组织高效运输,协调资源开发与城市长远发展的关系,把保护资源与发展城市功能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物流节点是一定区域内从事物流活动的空间和组织[3]。物流节点是物流系统的灵魂所在,是物流产业的核心部分。资源型城市物流具有运量大、运输货物种类单一的特点,这就决定了资源型城市物流节点承担以一种或者几种货物为主的、大运量的运输和配送业务。资源型城市物流节点具有本源性和派生性功能:①与物流业务相关的功能,包括资源的储存保管、运输与配送、装卸搬运等;②对物流系统运作的效用功能,包括资源集散、信息传播和物流控制;③体现在其对所在城市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宏观效能作用[4],包括产业聚集作用、经济开发功能和改善城市环境的功能。综上所述,资源型城市物流节点的合理选址对提高资源性城市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资源型城市物流节点选址技术路线资源型城市物流节点的选址方法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计算两类。定性研究是建立作者:孙智源(1988-),男,山东庆云人,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为交通工程。秦璐(1974-),女,山东黄县人,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项目资金支持: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物流园区建设发展规划研究项目(T07L0460)在经验、逻辑思维和推理基础上的研究,通过对研究区域地理条件、交通状况、产业布局和物流系统等进行综合的定性分析,并结合物流节点的性质和功能,最终确定物流节点的选址,其方法有因素评分法、德尔菲法等[5]。定量计算则以大量数据作为支撑,通过实际计算得到物流节点选址,其特征是考虑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的费用,在一定的物流服务水平下,根据不同的算法和模型求出最优解或满意解,以获得选址方案,如混合—整数线性规划、启发式方法等[5]。对于资源型城市物流节点的选址研究,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基于GIS的图形叠置法和组合评价法。基于GIS的图形叠置法是依照GIS理念,应用GIS软件在电脑上将同一地区的两幅或是两幅以上的图层叠加在一起,进行图形运算和属性运算,产生新的图形和属性的过程,目的是寻找和确定同时具有几种属性的地理要素的分布,或是按照确定的地理指标,对叠置后产生的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