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主备人:吕海燕教学内容: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课本50、51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加法、乘法交换律,知道减法和除法没有交换律,能够根据交换律解决简单的问题。2.能够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发展实践精神。过程与方法1.经历教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2.通过列举生活实例解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过程,认识运算律丰富的现实背景,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用途,发现应用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合作、自主探索活动增强学生的简化思想。2.提高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策略和意识。教学重点:经历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渗透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难点: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教学过程:一、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新课宋国有一个老人,他在家中养了许多猴子。有一天他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四颗粟子,晚上三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意吗?”猴子们听了,都想晚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老人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三颗,晚上再给你们四颗,这样可以了吧。”猴子们听了,以为晚上的粟子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想对猴子们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阐述自己的想法。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交换中蕴藏的数学奥秘。二、探究新知1、探索加法交换律①从故事中得出算式4+3=3+4.让学生写出类似的算式。②观察、比较,发现规律例如:28+17=17+28引导:大家发现等号两边的算式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归纳: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让每个学生尝试描述加法交换律的具体内容。2、探索乘法交换律①设疑:在乘法运算中,存在这种类似的规律吗?出示一组算式,让学生补充完整,然后思考。4×5=5×()60×8=()×6054×()=23×54请一位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全体学生加以验证。归纳:在乘法运算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3、概括规律小结:像这种在运算中存在的适用所有同类情况的现象,我们称为运算定律。今天我们发现的定律称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师:同学们,你能创造两个符号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数,证明今天我们发现的规律吗?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a+b=b+aA+B=B+Aa×b=b×aA×B=B×A◆+●=●+◆甲数+乙数=乙数+甲数如果学生用其它形式表示出来,只要正确应加以肯定。三、课内延伸1、让学生尝试两个以上数字的加法和乘法运算存在这种规律吗?例如:32+41+10=10+32+4125×2×4=4×25×22、减法和除法也满足交换律吗?四、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明确运算定律日常生活中,存在许多交换的现象,请同学们留心观察,体会“交换”在生活中的运用。五、巩固练习1、教材51页1、2、3、4题2、课件出示板书设计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4+3=74×5=203+4=75×4=204+3=3+44×5=5×4加法交换律:a+b=b+a乘法交换律:a×b=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