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环境与绿色施工管理20.1环境管理策划20.1.1项目部对项目施工、生产、服务的所有环节进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并形成项目《环境因素清单》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20.1.2项目部编制项目环境管理策划。20.1.3环境管理策划内容1确定项目环境管理目标、指标及其他要求。2根据环境因素评价结果,确定需制定的环境保护的主要控制措施。3根据项目特点和重要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结果,确定潜在的环境风险情况,列出项目应急预案编制计划。20.1.4环境管理策划的实施1项目部编制《环保管理实施计划》,确定相应岗位人员的环保管理责任、管理内容、管理措施、管理要求及必须的设备和设施。2项目部按《中建总公司施工现场环境控制规程》实施现场环境管理。3项目部定期开展环境控制检查工作,根据现场的变化动态调整实施计划。20.2项目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20.2.1识别1、项目部在工程开工前进行环境管理策划,做好环境因素识别,由项目安全总监(主管)负责在工程开工后15天内填写《项目重大环境识别表》20-1、《项目环境因素评估及环保管理计划表》20-2,报上级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审核备案。2、项目安全总监(主管)每周五要组织工程、技术、安全管理人员对下周的现场环境进行识别和预防措施交底。3、项目必须根据工程对象的特点和条件,充分识别各个施工阶段、部位和场所需控制的不利环境因素,涉及到:(1)正常的、周期性和临时性的、紧急情况下的活动;(2)进入施工现场所有人员的活动;(3)施工现场内所有的物料、设施、设备。4、项目需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作业活动主要有:土方作业、基础施工、主体工程施工、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钢结构工程、钢筋工程、砼工程、装饰工程等。20.2.2评价1、项目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环境因素可采用直接定型判断法、多因素评分法、等标污染负荷法进行评价,评价已识别的全部不利环境因素对施工现场场界内外的影响,从中确定重大重大不利环境因素。2、对风险较大或专业性较强的施工阶段或部位的活动,项目应组织进行安全论证。3、项目对评价和论证的结果应形成文件,包括不利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结果和清单。20.2.3控制1、为实现安全目标,项目必须根据评价结果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对需控制的不利环境因素的控制方式进行策划并形成文件。其中重大不利环境因素的控制方式应包括制定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或专项安全措施。2、项目应及时评审和更新关于不利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策划的结果。3、项目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由项目安全总监(主管)负责牵头组织、项目工程、技术、机电、物资、后勤保卫等相关部门参与共同完成。20.3环境监察与检测20.3.1项目部安排专人或委托权威机构对项目重要环境影响因素的控制情况进行监察与检测,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环保问题进行整改。20.3.2项目部定期对污水排放、砼消耗、木材消耗、水电消耗进行统计分析,填写《施工项目环境管理绩效统计表》(20-3),掌握环保数据,发现超标项目应采取控制措施。20.3.3项目部对现场管理范围内的供方和分包单位的环保工作纳入统一管理范畴,定期对其环境责任目标及管理绩效进行监测,发现问题责令整改。20.3.4项目环境管理监督考核标准及奖罚按中建三局《施工现场环境控制监督考核管理规定》执行。20.4环境应急准备与应急措施20.4.1项目部除对一般常见环保管理因素识别外,应对化学品泄漏、防洪、水浸、暴雨、特别气象等环境因素进行识别,结合项目实施管理要求采取必要的应急准备及措施。20.4.2项目部根据应急准备的需要,配备必要的物资、设备,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权限。20.4.3项目部建立环境管理应急预案,并根据工程特征和不同阶段的需要组织演练,如使用化学品的项目可进行防化学品泄漏演习,在雨季和汛期来临之前进行防洪、防暴雨等方面的演习。20.5绿色施工管理20.5.1项目部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三星级、《美国LEED标准》进行绿色施工管理。填报《项目节能减排计划表》(20-4)20.5.2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