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政办发[2006]号附件8辽宁省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时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今后几年,我省必须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整体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辽宁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一、现状与形势(一)“十五”期间我省科技发展取得显著成就——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十五”以来,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297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820亿元,年均增长26.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6.4%增长到2005年的10.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26亿美元,占全部出口的11.6%。高新区已成为土地集约、产业集聚、效益显著、牵动力强的现代化新园区。全省七个省级以上高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385.9亿元,同比增长39.5%;外资实际到位额10.5亿元,同比增长31.1%。——高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效果显著。重点实施了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装备制造业示范工程,不仅有力地推动了装备制造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带动了石化、冶金等行业的技术进步。到目前为止,在参加示范工程的企业中,CAD(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1辽政办发[2006]号附件8CAPP(计算机辅助工序计划)、CAM(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的达到81%,2第3页共3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30页应用过程控制技术的达到65%,在财务、销售、供应等单项业务应用信息管理技术的企业约占92%,ERP(应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技术的企业达到23%。鼓风机、电机、水泵、矿山等企业实施信息化工程后,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市场份额持续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和新产品。数控机床、数字化医疗设备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名列前茅,机器人制造、流程工业自动化、纳米材料制备、粳稻超高产育种等技术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十五”期间我省累计申请专利12.4万件,授权专利6.4万件,均在全国排位第7名。鞍钢通过引进消化吸收,1780中薄板连铸连轧技术及装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打破了国外的垄断局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到目前为止,全省有国家级及省级重点实验室6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8家,工程研究中心13家,企业技术中心144家,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26家,两院院士53名,居全国第4位。——信息化发展迈出重要步伐。2005年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743亿元,年均增长25.8%,比2000年提高两倍以上;全省光缆总长度达到15万公里,电话总用户3044万户,普及率达到72部/百人,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电话的目标,互联网用户606万户,宽带接入183万户,省、市、县三级4000余个党政机关的电子政务内部网络实现了互联互通。第4页共30页第3页共3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30页——农业科技取得丰硕成果。“十五”期间,全省共引进与选育农业新品种740个,审定粮油作物新品种600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增产增收;在种养殖、工厂化高效农业、节水农业等领域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提高了农业总体科技水平;生态农业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全省已建成63个高标准的“四位一体”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对内对外开放工作全面推进。全省百余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与省内外院校共建了企业技术中心,并以多种形式实现了联合创新。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建立了中俄沈阳科技合作基地、东北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一批国际合作示范基地,实施各类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00余项。(二)我省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我省的科学技术与高技术产业在“十五”期间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主要问题是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低和竞争力不强。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低,技术优势未能转变为产业优势。目前全省有科技活动的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的3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5.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我省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的科研机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