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激励机制与经营者持股现代公司制度在不断发展完善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弊病。公司的所有权在所有者手里,而管理权在管理者手里。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业务量的增加,所有者越来越不能驾驭管理者,管理者的自利行为也愈发变得严重。许多大公司的所有者也开始逐渐意识到失去对管理者控制的重要性。于是,近二、三十年来,美国等国家期望通过管理者向所有者角色的转换,如通过MBO,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我国的一部分国有、集体企业,长期以来处于“所有者缺位”的状态。国家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管理者的约束仅仅是行政意义上的干预。在更多时候,政府并没有动力,也没有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当好所有者代言人这一角色。所以,怎样建立对经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一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经营管理者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把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结合起来,既要使经营管理者获得与其责任和贡献相符的报酬,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宣传和表彰有突出贡献者,保护经营管理者的合法权益。本文拟对实施经营者持股的必要性,中国目前经营者持股的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理论依据研究企业经营管理者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是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认为,推动人的行为发生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即行为者的需要,行为动机和既定的任务和目标。所谓动力,是指一系列促使我们做某事的力量。动力是内在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的,是存在于我们内心世界的东西。但是我们的动力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动力的外部因素称为外在激励。人的行为是有方向的,激励理论研究的就是通过激励来实现行为的强化、弱化以及对行为方向的引导。具体的行为激励理论很多,但与经营者激励机制密切相关的主要有以下两种:内容型行为激励理论和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是从行为产生的原因出发,寻求行为激励的方法措施,其代表人物和代表理论为马斯洛的需要激励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和赫茨博格的双因素理论。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序论》和《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中指出,人的需要是产生行为动机、起激励作用的基本激励因素,因此要使人受到激励必先使人产生需要。麦克利兰在其《成就激励论》中指出,在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们还有权力需要、友谊需要和成就需要。对于具有成就需要的人来说,从成就中得到的激励远远超过物质激励的作用。赫茨博格在其《双因素论》中指出,人的所有需要均可以归结为两种因素,即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在对人们实施激励的时候,就要针对具体的人,分清哪些因素是激励因素,哪些是保健因素;对保健因素予以适当满足,对激励因素则给予最大限度的满足,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重点是研究如何改变人的消极行为为积极行为的理论。典型代表人物是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海德的归因理论以及由许多人共同研究的行为挫折理论。在具体的激励措施上,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是有层序性的,所以要使人受到激励,必须注意满足人的不同层次的需要;不同人的需要是不同的,因此在实施激励时,要注意满足不同人的具体需要;人的需要第3页共9页第2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9页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是激励人的行为的主要原因和动力,因此,在进行行为激励时,必须抓住人的核心需要和最迫切满足的需要;业已得到满足的需要将失去激励力。而波特尔与罗勒尔提出如下的激励模式:这一模式说明了,先有激励,激励导致努力,努力又导致绩效;所以,绩效本身并不导致绩效,而是通过努力才达到绩效。业绩水平的提高是每个经理人的目标,但是在不同的行业里,绩效的含义也会有所不同。绩效的含义与组织的具体来龙去脉,与特定的组织环境相关,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