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2页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标聚焦】1.黄土高原为例,分析该区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危害,了解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及其保护措施。2.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了解鲁尔区发展的背景,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了解鲁尔区的发展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产生的启示。3.以南水北调为例,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4.了解“数字地球”及其两种表现形式。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考纲要求】测试要点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区域环境与发展结合实例,说明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相关的图示资料,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2)分析说明自然和人为因素对黄土高原重要的环境问题之———水土流失的影响。(3)学会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分析实例,发现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以及资源利用中不合理的问题。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找到产生环境问题的症结,从而提出环境综合治理的有效对策。逐步学会学习、学会探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保护环境的主人翁责任感、紧迫感,逐步形成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重点难点】1.水土流失及其危害2.水土流失的成因3.水土流失的治理第1课时【基础梳理】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位置及范围:以西,日月山以东,以南,秦岭以北,面积约3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地区。2.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为:(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耕地质量,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第2页共22页第1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2页产量降低。(2)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沉积在下游河床,使黄河下游成为“”。(3)造成当地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的发生。二、水土流失的成因1.自然原因:(1)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处在各种地理要素的地带,生态环境比较脆弱。(2)黄土高原的土壤质地特殊性:黄土土质,孔隙很多,黄土层极易受到流水的。(3)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季节分配的不均性:多集中于季,且多。(4)自然灾害的多发性:、塌陷、等时有发生,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2.人为原因:(1)不合理的利用:采用的耕作制度;露天导致大面积开挖地表土,破坏植被;无计划的建、修路、建设水利设施等。(2)破坏:如农垦、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要点突破】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项目内容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危害概述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使耕地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产降低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其含沙量剧增,淤积、抬高河床,形成“地上悬河”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发生2.水土流失的成因⑴自然原因:自然要素特性及表现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特性表现地理位置过渡性①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③从森林向草原过渡④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第3页共22页第2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2页土壤质地特殊性黄土由细粉砂粒组成,土质疏松,孔隙很多黄土层极易受流水侵蚀气候及降水不均匀性①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季②多暴雨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多发性地处自然灾害频繁多发地区,滑坡、塌陷、泥石流等时有发生加剧水土流失(2)人为原因:人类活动过程结果不合理土地利用轮荒开荒—耕作—抛荒—开荒使原来的林草植被遭破坏加剧水土流失露天开矿开挖表土弃土、弃渣破坏地表植被,使矿区周围土壤抗侵蚀能力降低建窑洞、修路、修水利扰动植被、土壤破坏植被农垦、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严重破坏植被【检测与评估】一、单项选择题某地位于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