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页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内容提要: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严格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备条件,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依法治国必须依法行政。关键词: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把依法治国提到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的高度,是对邓小平法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执掌政权方式的重大发展,是我们党领导国家生活成熟化的表现,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将更加注重法律实施。一、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什么是依法治国?为什么要依法治国?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都作了明确的回答。他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段精辟的论述,揭示了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依法治国的实现目标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指出:“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同样也是不行的。”近廿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一个以宪法为基础,包括一系列重要法律在内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速构建,初步改变了过去无法可依的局面。在法律的实施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第2页共4页第1页共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页为依法治国打下了坚实基础。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廿一世纪,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二、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备条件,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有大量工作需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去努力完成。其中,将国家行政纳入法制化轨道,严格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备条件,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为此,我们需要明确行政的概念,只有搞清楚行政的含义,才能真正弄清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才能理解依法行政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作用。依法治国在我国最早出现在2700年前撰写的《纲签易知录》中,其含义是管理国家的全部事务依法律行政,几乎囊括了国家的一切活动,范围极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行政的理解也相应有了变化,西方资产阶级从“三权分立”的政治主张出发,认为行政是与立法、司法相并列的国家职能之一,是指立法和司法之外的行政管理部门的全部活动。也有的资产阶级学者认为行政是与政治相对的职能,是国家意志的表现和国家意志的执行,显然这种行政已不再是笼统地“执掌国家政权”了,行政的概念有所限制和缩小。还有一种是从管理学角度去理解,认为一切管理都是行政,这种观点将行政等同于管理,包罗万象,过于笼统。由此可见,行政的确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对行政概念的诠释虽然各不相同,基本含义却是统一的。行政是特定国家机关执行国家政策和法律、对社会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手段和过程。从这一基本含义出发,对行政含义的不同理解无非是对行政概念的范围和侧重点持不同见解罢了。我国实行“议行合一”原则。宪法规定国家机关重要工作的决议和执行由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本质上是国家统一的权力,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尽管也区分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但“三权”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