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中医临床教学论文大学中医教学论文:高校中医学专业临床教学考核体系的实施与思考摘要:为探讨如何保障和检验中医专业临床教学质量,文章以“早期导入临床,后期基础回归”为主线,安排一至三年级学生开展临床实践,随着教学进度,进行专业课临床见习。通过改革考核环节、毕业实习前培训、轮转出科考试、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和标准化病人考试等措施,建立了临床教学考核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关键词:中医专业;临床教学;考核体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创立于1956年建校之际,在学校专业格局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多年来,我校不断探索“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实践模式,以“早期导入临床,后期基础回归”为主线,构建了从基础到临床的中医临床教学体系。为保障和检验临床教学质量,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贯穿于整个医学学习之中的临床教学考核体系。1中医学专业临床教学体系简述1.1小学期临床实践我校在借鉴中医师承模式的基础上,在国内医科院校中率先实行了“三学期制”改革。每学年的第三学期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一至三年级学生(七年制学生为三至五年级)赴我校遍布全市的五十余家临床教学基地,开展为期4周左右的小学期临床实践活动,以培养和加强学生中医四诊能力和基本中医思维能力。具体安排如下:一年级中医基础临床技能2周,中药房见习2周。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二年级中药房见习2周,社区医学见习2周。三年级中医内科见习4-6周。1.2专业课临床见习在专业课理论学习阶段,每周均安排两个下午的时间组织学生赴各临床医学院进行床边教学、案例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能直接接触患者,观察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症状和体征,对疾病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初步的专业实践和临床思维能力。1.3毕业临床实习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习之后,在我校附属医院进行为期48周的临床科室轮转。通过实际的临床工作,培养学生对疾病进行基本中西医诊治和初步临床研究的能力。2中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建立2.1小学期临床实践教学考核环节改革为提高小学期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加强中医药理论知识的掌握与临床实际运用能力,考核学生对于基本的中医药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我校自2005-2006学年起,对小学期临床实践考核内容进行了改革。凡参加中药房见习的学生除以往由各临床教学基地带教老师的评分外,另增加“中药饮片识别考试”与“中药学临床应用考试”;凡参加中医内科见习的学生另增加“方剂学临床应用考试”。新增的三门考试均由学校统一命题并组织实施,考试通过后,才可获得该门小学期临床实践课程第3页共8页第2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8页的学分。2.2实施实习岗位准入和岗前培训考核制度根据我校学分制管理条例,进入毕业临床实习的学生必须取得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的前三年(七年制为前五年)中95%以上的必修课学分和75%以上的选修课学分。除了学分上的限制外,学校还制定了岗前培训计划,对培训的目的、时间、内容作了统一的规范,学生在进入毕业实习前必须参加并通过由临床医学院组织并考核的岗前培训。培训和考核的主要内容为临床技能实训,包含常见病问诊技巧、诊断思维训练、心电图及实验室诊断和临床病例讨论等内容。此外实习大纲的学习、医德医风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医疗文书书写、医患沟通教育等也作为岗前培训的考核内容。2.3后期基础回归巩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学校一贯重视在反复实践过程中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为此自2003-2004学年起在中医学等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增加“基础理论考试”。学生可从三年级起至毕业前夕通过该门考试,考试内容涵盖“中药学”、“方剂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西医诊断学”等六门中西医类基础课程。在考核方式上,学校摒弃了传统的纸笔考试,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考核方式,以降低考试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精选常用的、基础的试题组建电子题库,考试时采取随机组卷的原则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