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立磨系统培训讲义新建生产线原料系统前期和试生产期工艺管理特点及主要内容根据现在生料粉磨系统的发展趋势来看,工艺设计、设备配套逐步走向模块化。按照功能划分为主矿石流预均化子项,原料调配子项、粉磨子项、生料成品输送储存子项,每一子项集中管理,单独实现预均化、原料配料、粉磨筛分、粉体均化储存等功能。按照上述理论特点,新建生产线原料系统和以前的管磨系统相比工艺设计较先进,管理特点日亦细分。按照子项功能特点分别进行管理论述:1、主矿石流预均化水泥生产除对原料品位有一定要求外,更重要的是原料化学成份的均匀性,否则将影响窑的热工制度和熟料质量。为了满足入窑生料均匀性要求,必须对原料进行均化。但从均化原理上都是通过多个不同质量的矿石流混合成为一个矿石流的过程来实现的。石灰石预均化堆场则是采用水平层堆料,垂直切割取料方式使数百层物料混合为一个矿石流进入调配站,从而起到了良好的均化效果。对于新建熟料基地石灰石预均化管理相当重要,新建矿山开采初期石灰石矿大多波动较大,预均化控制要求更加迫切,故应加强对预均化堆场的管理:尽量避免堆料机定点堆料,如采用定点堆料时,要求质控部门进行检测跟踪及时进行预调整。根据料堆的品位要求矿山搭配石灰石下山。如果是露天堆场存放则应做到晴天下品位低料,雨天下品位高料,减少矿石流输送过程中堵塞现象。对新安装的取料机进行技术标定,检查料耙的切割面积、行走速度,检查刮板的运行速度,检查大车工作行走速度范围,是否满足工艺要求。对石灰石输送系统能力进行核查,是否满足作业要求。如果是长形堆场,取料机换堆时及时通知质控部门,并要求岗位工调整取料速度。通过对输送设备能力标定,正确排定主机运转率,合理安排岗位工人数。对新建石灰石预均化堆场一般要求:日产2000-5000t/d级单生产线尽量采用圆形堆场,日产7000-10000t/d级生产线尽量采用长形堆场。堆场应设有应急下料口,以便取料机故障维修时应急下料。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长形堆场均化效果较圆形堆场高,对石灰石品位波动大的矿山作长形堆场设计。2、辅助材料预均化原料辅助材料一般采用二组分或三组分混合。常用辅材有:二组分粘土+铁质原料页岩+铁质原料三组分粘土+砂岩+铁质原料页岩+粘土+铁质原料对于粘土、页岩、砂岩、铁质原料要充分了解此物料特性,合理分配储量,新建熟料基地往往因辅材储量不足引发堵塞及停产现象。如果非公司自己开采辅助材料,除应考虑堆场储量外还应要求分供方储量保障。一般公司自己开采矿材应保证储量可用15以上,完全外供辅材堆场储量加外供方总储量应可用20天以上。新建熟料基地辅助材料堆、取方式一般采用侧堆侧取,此均化效果较差。应加强对入堆场物料工艺管理。对新建辅助材料预均化堆场一般要求:如果硅质原料是粘土和砂岩并用,堆场可设计成长形,实现侧堆直取,粘土和砂岩进行混堆。如果日产小于5000t/d单线可考虑采用联合储库形式,此方式布置物流顺畅,输送过程中转运口较少。日产5000t/d生产线双线共用堆场或万吨级生产线应考虑双线入调配站,减少物料转运口。3、调配站调配站是原料工序中的难点和重点,生料质量的调控完全靠调配站来实现。新建熟料基地调配站一般采用板喂机加皮带秤方式进行物料分配,每种物料配比定量喂入入磨皮带中。新型干法水泥厂中,判断和控制生料质量合格率的主要技术指标有两项:一是控制出磨生料三项率值的标准偏差即石灰石饱和系数LSF<±1.2硅酸率≤±0.15铝氧率<±0.18,这一任务由X-荧光分析仪、皮带秤、板喂机等主要设备组成的生料质量调配系统来完成;二是控制入窑生料CaCO3含量波动偏差在±0.3%,这一任务依靠均化链并最终由体积庞大均化库完成。对生料质量的控制而言,控制入窑生料是最终目的,而控制出磨三项率值又是生料均化的前道工序。从而,出磨生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均化库的负担。也就是说调配站是生料均化链上的关键一环。新建熟料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