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工作会议讲话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民政厅的精心指导下,全市民政系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依托五大工作平台,创新破难、为民服务,各项民政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一是以实事项目为抓手,困难群众救助、优抚安置、老龄工作、社区建设、双拥工作等五大服务成效明显;二是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民间组织登记管理、殡葬管理、区划地名管理、社会救助管理、福利企业及福利彩票管理等五大管理进一步加强;三是以质量效益为标准,社会福利中心、市老年活动中心、新公墓筹建等三大建设全面推进;四是以确保工作落实为目标,以五大平台为抓手的工作运行机制、以多元投入为来源的资金筹措机制、以优化素质为核心的组织保障机制等三大机制不断完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民政事业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全市民政工作总体上居于全省前列,但各县区工作进展还不够平衡。民政部门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更好的发挥作用,全面履行社会建设和管理职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在新一年的工作中努力加以克服和改进。2006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根据市委五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今年全市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六大工作平台为依托,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进一步创新工作,创活机制,创强实力,创优队伍,增强民政“三力”,在率先崛起中有更大作为。根据这一总体要求,今年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实施“五个一”工程。一、实施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农村低保户危房改造。今年是实施农村低保户危房改造的第三年,也是最后一年,计划改造306户,确保完成本届政府第1页共5页任期内农村低保户无危房的目标。提高低保标准。根据《XX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通知》(浙政发〔**〕65号)要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40%确定;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原则上按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60%确定。农村老年活动室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突出的战略任务予以部署,建设农村老年活动室也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要求,因此,要继续实施示范村老年活动室建设工程,今年全市计划再建20个。星级敬老院建设。根据全省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工作重点,在确保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老人集中供养率达90%的基础上,以“创星级院、树敬老风”为载体,加大创建力度,争取星级院达60%以上,提高集中供养质量,不断完善长效供养机制。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根据《XX省优待老年人规定》(浙政发〔**〕48号),出台《**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待老年人实施办法》,全面落实优待老年人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深化城市社区老龄工作“3587”工程和农村老龄协会规范化建设。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今年全市计划新增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19个,其中三个县计划新增11个,按中心XX县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XX县区计划新增4个,XX县区计划新增4个。二、优化一批有影响的品牌项目和亮点工作优化四大品牌工作。已经取得全省、全国先进的四大品牌项目要进一步优化。三峡移民工作要在维护稳定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帮扶,让三峡移民逐步致富;地名工作要以地名公共服务工程为载体,在地名规范专项事务、地名标志专项事务、地名规划专项事务、数字地名专项事务等方面出成果;救助管理工作要在健全“125”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深化提升;双拥工作要高度重视迎接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的检查和申报,第2页共5页加大为驻军官兵办实事力度,确保为驻军部队办一二件实事。指导建立企业拥军协会,推动双拥工作社会化。放大六项亮点工作。已经在省、市产生较大影响的六项亮点工作要逐步放大。社会救助“五个一”领导机制要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在更高层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