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8页第一章绪论1.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环境介质中化学物质存在、行为、效应以及减少或消除其环境影响的科学。2.环境化学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介质中有害化学物质的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潜在有害物质的来源及其在个别环境介质中和不同介质间的环境化学行为;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效应的机制和风险性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3.现代环境化学研究的特点是: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来研究宏观的环境现象与变化的化学机制及其防治途径,其核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换和效应4.环境污染:有害物质对大气、水质、土壤和动植物的污染,并达到致害程度,生态界的生态系统遭到不适当的破坏和干扰5.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人类健康的变化的物质6.环境化学污染物的类别:(九类)元素、无机物、有机化合物和烃类、金属有机和准金属有机化合物、含氧有机物、有机氮化合物、有机卤化物、有机硫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7.环境效应:自然过程或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导致环境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发生变化8.环境效应分为:自然环境效应、人为环境效应;环境物理效应、环境化学效应、环境生物效应9.污染物迁移: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空间位移以及其所导致的污染物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10.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主要有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生物迁移三种方式,以物理化学迁移为主11.污染物转化: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导致存在形态或化学结构转变的过程。12.我国环境污染面临的挑战: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今后10-20年我国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快速的经济增长-污染防治压力越来越大小康社会生活水平-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国际环境标准越来越严格第二章1.三大环境热门话题:全球气候变化酸沉降臭氧损耗2.温度层结:大气的温度在垂直方向的分布3.大气层的结构大气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外逸层特点:A、对流层troposphere①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②密度大,大气总质量的3/4以上集中在对流层B、平流层stratosphere①空气没有对流运动,平流运动占显著优势②大气透明度高③在高15到60千米范围内,有厚约20km的一层臭氧层C、中间层mesosphere①空气变得稀薄②有无臭氧层的消失,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③对流运动非常激烈D、热层(电离层)thermosphere①热层空气更加稀薄②大气质量仅占大气总质量的0.5%③大气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第2页共18页第1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8页E、逃逸层①空气大部分发生电离,使质子的含量超过中性氢原子含量②空气极为稀薄③温度随高度增加而略有增加4.大气中的主要污染㈠含硫化合物:SO2的来源:有60%来自煤的燃烧,30%左右来自石油燃烧和炼制过程。50%转化为硫酸或硫酸根,另外50%通过干湿沉降从大气中消除㈡含氮化合物:人为来源主要是燃料的燃烧。一般有2/3来自汽车等流动源的排放,1/3来自固定源的排放。大气中含氮化合物转化为硝酸或硝酸微粒经湿沉降和干沉降从大气中消除㈢含碳化合物:CO的人为来源:燃料不完全燃烧,80%是由汽车排放出来的,家庭炉灶、工业燃煤锅炉、煤气加工等工业过程也排放大量的CO。CO的天然来源:主要包括甲烷的转化、海水中CO的挥发、植物的排放以及森林火灾和农业废弃物焚烧。CO的消除:土壤吸收;与HO自由基反应CO2的人为来源:主要是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过程。CO2的天然来源:主要包括:海洋脱气、甲烷转化、动植物呼吸和腐败作用以及燃烧作用。⑷含卤素化合物:甲烷的天然来源:湿地,白蚁,海洋;人为来源:化石燃料,反刍类家禽,水田,生物质燃烧,废弃物填埋,动物排泄物;氟氯烃类:制冷剂消防灭火剂在对流层与氢氧自由基反应消除复杂卤素化合物扩散进入平流层5.大气污染物的分类大气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