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高职院校基础英语课程中引入ESP教学-----以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为例一、引言随着世界各国在科技、经济等领域的合作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的语言,除了起日常交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使用它在具体行业中进行交际。我国社会对英语能力的需要已呈多元化、专业化趋势,各行各业对既精通专业又有较强的外语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而大力发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非常有必要,它也是中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必然。我国高职英语课程中引入ESP教学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对具有良好专业交际能力涉外人才的客观需要。1996年,我国正式颁布《职业教育法》,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1999年,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一次提出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2000年,高等教育司颁布了适用于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基本要求),这使原国家教委1993年颁布的《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的高等专科学校的英语教学应当贯彻“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方针从模糊到明确地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基本要求》中提到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明确指出在完成《基本要求》规定的教学任务后,应结合专业学习,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这既可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英语学习的连续性,又可使他们所学的英语得到实际的应用。《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了高职英语教学应进一步脱离本科教学的模式,把“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语言去处理业务工作中的涉外交际活动的能力”作为最终目标。二、ESP的含义当代英语语言教学主要有两大分支,即通用英语教学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也就是所谓的EGP和ESP。EGP(EnglishforGeneralPurpose,也称GE,即GeneralEnglish)指的是典型的语言教学课程,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英语语言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即掌握英语的共核(commoncore)。语言的共核是语言学家在对语言的功能意念的研究中形成的一个概念,指的是讲某种语言的人群中大多数人都使用的那部分语言,不受地域、教育程度、社会地位、职业、话题等的制约,在词汇、语法和意念功能方面差异也不大,是语言教学中不论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和未来从事的职业而必须掌握的那部分语言和表达方式。我国从小学(甚至幼儿园)一直到高中的英语课,以及各大使用通用教材所开设的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听力、英语语法和英语口语等课程,都属于语言共核即EGP教学的范畴。ESP的定义基于两个重要标准和三个特点。其中,重要标准是“ESP通常是以目标为指导的”和“ESP课程是基于需求分析的,即旨在尽可能明确学生通过英语这个媒介能具体做什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英语管理专业报关专业物流专业旅游专业基础英语基础英语报关英语基础英语物流英语基础英语旅游英语管理英语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么”;三个特点分别是:“ESP课程在具体的目标下有非常明确具体的时间期限,“ESP课程是教授给成人而不是小孩”以及“ESP课程在编写时可以把学生当做从事完全相同工作或完全相同专业学习的不同个体。”但是在所有给出的ESP定义中PeterStrevens(1988:1-2)的定义最被广为接受。他指出,广义地说,ESP课程是“那些目的和内容原则上或者说整体上不是由普通英语教育为标准而是由学习者对英语的功能性和实用性需求决定的课程”。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一些高校外语系开始尝试开设“科技英语”课程。但在学术界有关专门用途英语的争论此起彼伏,很多人认为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不需要专门用途英语。这种状况在最近的几年里已得到了巨大的改变,很多院校都调整了教学方向,增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如商务英语、计算机英语、医学英语等。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之前,所开设的英语课没有摆脱普通英语基础教学框架的束缚,几乎是清一色的EGP课程,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也通过了这样那样的考试,但是极度缺乏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从实际运用角度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