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6课洋务运动年级八年级课题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通过对洋务运动的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过程方法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感知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办洋务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为目的,进而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虽未达到富强,但却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情感态度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既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又阻挡不了外国的侵略,结果导致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与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的评价洋务运动,理解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1、出示三个图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2、根据三幅图片讲述: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打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在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次统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洋务运动》。3、释题。《洋务运动》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第二单元是近代化的探索。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同时结合目录了解本单元的主要内容。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2.北京两次被外国军队侵占的情况有哪些不同?理解近代化的含义,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知道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通过图片来吸引学生精气凝神,使他们在上课伊始就能投入学习。运用目录体会新教材的特点:单元主题式知识结构。对本单元内容有一个整体认识。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学习新课1、组织学生欣赏一段关于洋务运动的视频。2、学生阅读课本,完成自学卡。(1)什么是洋务派。(2)洋务运动(时间、代表人观看视频,初步直观感受洋务运动。分小组自主学习,在自学卡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阅读课使学生形象直观地从整体上对洋务运动有一定了解。物、目的、性质、结果、标志)。(3)洋务运动的内容。(表见后面)3、检查自学效果。(幻灯片出示)(1)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①、出示材料解析题,(幻灯片出示)材料1:洋务派在办洋务洋务运动的的整个过程中机器主要靠进口,技术人员主要聘请洋工洋匠,他们在受聘期间挟技居奇,惟利是图,如崇厚筹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他不懂洋务,委托英国人总管,筹备了三四年,耗资不少,但进展不大。材料2:慈禧太后权利欲极重,又善于玩弄权术,大力扶植那些反对奕和洋务派的顽固势力,用以牵制奕和洋务派。材料3:1875年后,慈禧太后极力文,提炼课文中有效的信息学习小组内各成员可以相互质疑释疑,合作交流。学生阅读材料,根据材料概括出原因。失败的原因:1)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不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2)顽固派仇视一切外洋事物,并阻饶、破坏;3)洋务派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有限,难成大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自学卡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阅读课文,找到课文的主干知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疑问,自主解决。为了更好地突破这个难点,同时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与习惯。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拉拢奕寰,并利用他排斥奕,奕寰宠信日隆,势力也随之膨胀,而奕的权利处于日渐减弱之势。材料4“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